方言指了指屋外,“咱們燕京,冬春兩季不只是冷,還有什麼?”
“還有……對啊!”
韓躍民一下子醒悟過來,還有沙塵暴!
“這種紗巾,你不覺得正合適嗎?”
方言把視線落在尼龍紗巾上。
80年代初,燕京曾有三怪,其中一怪,就是女同志的頭巾要戴兩條,一條用來保暖,一條是尼龍紗巾,不僅僅是用來裝扮美麗的,更主要用來蒙著頭和臉,抵擋風沙。
“合適!”
韓躍民激動說沙塵暴就算過去了,女同志還可以用來裝扮自己,一物兩用。
方言問:“韓哥,我記得紅太陽市場那邊有賣這種尼龍紗巾吧?”
“有,而且賣的一點兒也不貴,江浙那邊沒有咱們北方地區這種沙塵的天氣。”
韓躍民眼裡充滿敬佩,“巖子,我算是服你了,這伱也能想得到啊!”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方言說:“那些做文化衫留下的廢料,除了做筆筒之類的,也可以做一些口罩。”
接著低聲對韓躍民說:“口罩和紗巾做好了,記得給伯母、我媽、我姐和小妹留幾件。”
“那還用說嘛,包在我身上。”
韓躍民拍了拍胸膛。
方紅羞地瞪了眼,同時伸手抓了抓弟弟的頭:“巖子,你這頭髮忒長了,該剪了啊。”
“改明兒我就去找靖大爺。”
方言走在最前頭,直奔家電區域。
看了眼雙缸洗衣機的價錢,方紅咋舌不已,“我的天,怎麼這麼貴啊,要不還是買這種日本單缸的吧?”
“還是買西德的好,我聽邁克說,‘日本製造’,都是‘垃圾製造’。”韓躍民悄聲地說。
“是嘛?!”方紅疑惑不解。
韓躍民說:“巖子,你說呢?”
方言笑而不語,在當時的歐美,日貨就是“垃圾製造”的代名詞,七八十年代,頻頻出現抵制日貨的情況,甚至當街怒砸日本汽車。
此時此刻,恰似彼時彼刻。
………
韓躍民的小三輪車空間雖然有限,所幸能容得下一臺洗衣機。
三人一路小心翼翼地把洗衣機護送回南鑼鼓巷,跟電視機一樣,再一次引爆整個衚衕。
街坊鄰居,特別是大嬸阿姨,一窩蜂地跑了過來,看著方言指導方紅操作,直呼神奇。
“好東西啊。”
“可不是嘛,男人的衣服厚,搓起來就費勁兒,這以後啊可以讓它洗!”
“這也算是解放了咱們女同志的雙手了!”
“………”
院子裡,響起了一片又驚奇又羨慕的聲音,可把楊霞給美壞了,笑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