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明明以《苦戀》為劇本拍出的《太陽和人》,比《牧馬人》拍得時間更早。
可現在,《牧馬人》馬上要在5月10日首映,《太陽和人》卻依然遲遲沒有公映。
“巖子說的也有道理。”
田增翔皺了皺眉。
張仲鍔也沒有反駁,前陣子,《苦戀》的作者白樺的確跟他抱怨,影片卡在電影局最後一道稽核上,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回覆。
既沒有批准,也沒有退回,要求修改。
“那也是電影局的事,何必勞煩胡木橋同志。”賀新道:“何況,如果《苦戀》真有什麼問題,電影局又怎麼會同意拍成電影呢。”
“不,一開始大家都反對拍這部電影。”
張仲鍔顯然知道更多的內情。
在《十月》刊登了《苦戀》這個劇本之後,文藝界就對要不要拍成電影產生了爭論。
甚至,電影局特意召開了座談會,爭議點就在結尾,類似“我愛大清國,可誰愛我啊”。
多數人還是持肯定或基本肯定的態度,包括周楊、夏衍等人,這才得以開了綠燈拍攝。
“為什麼張老師知道得這麼清楚。”
方言側著頭,低聲問。
田增翔回答說,《苦戀》這稿子就是中長篇小組發表的,而張仲鍔就是負責的編輯。
什麼?!
方言聽到這裡,哭笑不得。
這豈不就是“人在室內坐,禍從天上來?”
“不過,這件事跟你沒關係,《苦戀》是79年發表的,你那時候還沒來,組裡經手的只有我、賀老師、張老師三個人。”
田增翔揚了揚手。
“怎麼會沒關係呢,咱們是一個組的,是一個集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方言不禁搖頭。
此話一出,張仲鍔和田增翔相視一笑,看向他的目光中充滿讚賞,“巖子這話說的好!”
“我覺得你們是不是太杞人憂天了?”
賀新道:“我不覺得《苦戀》會犯多麼嚴重的問題,要是性質真的那麼惡劣的話,早該我們期刊發表的時候,就會被批評,批《十月》,批《苦戀》,哪裡能等到現在。”
“說不定就是因為電影,才牽連到劇本,以及刊登劇本的雜誌和出版社,也就是我們。”
方言認真地分析。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
張仲鍔說:“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件事必須要讓蘇主編她們知道。”而後轉頭看向方言,“巖子,就麻煩你跟我走一趟吧。”
方言點頭道:“陸社長那邊呢?”
“暫時不用告訴陸社長。”
張仲鍔沉吟了片刻:“他根本就沒有接觸《苦戀》的稿子,還是不要摻合這個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