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三隻手把握著銃杆,身體自然而然地貼靠在一起。但誰也沒在乎這個有些親暱的舉動,都微仰著臉,看著銃口。
轟,轟,轟!
火銃發射,噴出了煙火,銃杆稍往下座,但被張柱子握得結實,英子只感覺到比較輕微的震動。
“又長了一歲呢!”英子笑著看了張柱了一眼,微抿起嘴角,可也沒鬆手,似乎在喃喃地自語。
張柱子嘿嘿笑著,這次卻沒避開眼神。
銃口的白煙還在嫋嫋冒出,兩人就這麼挨靠在一起,目光又轉向了飄著零星雪花的夜空。
輕盈的雪花歡快地落不來,落在二人的身上臉上。兩個人卻都沒有動,不知是在想些什麼,或者說是在對著上天祈禱。
…………………
熱騰騰的餃子蘸上蒜汁醬醋吃到肚裡,嗯,味道真香。
遼鎮龍騎營在飛騎營的配合下,終於完成了阻滯任務,在大年夜撤回了寧遠,吃上了年夜餃子。
而節節阻擊,遲滯建奴的前進速度,是熊廷弼的命令,但卻沒有硬性規定。你能擋住數個時辰挺好,拖住半個時辰也行。
但原則卻是確定的,不與建奴死戰,以儲存實力為第一要務。
於是,龍騎營和棄守錦州、大淩河的兩千明軍交替後撤,利用預設陣地對建奴進行迭次阻擊。
遭到打擊最大的,不是莽古爾泰的鑲藍旗,而是蒙古附庸兵。這些附庸兵都是騎兵,與鑲藍旗共同擔任前鋒。
要說莽古爾泰粗魯,頭腦簡單,這也不是瞎說。但他不是傻子,會把自己的人馬放在最前面。
而對於蒙古騎兵,他們對於明軍的新打法顯然更不適應。只是盔甲防護的薄弱,就使他們面對明軍的火槍攢射時,要付出慘重的傷亡。
在蒙古附庸軍在官道上被火槍打得混亂後,滿桂帶著飛騎營又適時殺出,用弓箭和馬刀展開衝擊。
盔甲齊備、武器精良,飛騎營的猛烈衝殺,使得蒙古附庸軍雪上加霜,被打得狼狽潰敗。
等到莽古爾泰率鑲藍旗趕來增援,飛騎營又避戰而退,留給鑲藍旗的又是依託陣地的火槍兵。
好在龍騎營不是要死守硬頂,在敵我雙方損失都不算大的情況下,龍騎營撤回了寧遠,建奴則至少要晚上一天才能兵臨城下。
“要不是趕著回來吃餃子,龍騎營還能再頂它兩三天。”
楊國柱把一個餃子囫圇個地塞進嘴裡,大嚼著說道:“官道上的陣地且不說,光杏山、大興堡、塔山,全力堅守的話,哪一個也夠建奴啃上七八天的。”
這話說得有點吹,但要真想阻擊的話,也確實能再遲滯後金軍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