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增援的部隊已經走完了漕路,在長江換乘水師船隻,溯江而上,前往常德。
常德,古稱“武陵”、“朗州”,位於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側,武陵山下,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
由常德南下,過辰州,破沅州(已被叛軍佔領),便打通了湘黔通路,增援貴陽的道路上就只剩下銅仁這個阻礙。
如何行軍,沿途補給,作戰方略等等,都是兵部和武學反覆研究決定的。朱由校當然也不忘提醒赴援的軍官,並下旨讓沿途州縣提前做好安排。
朵朵雲彩浮在蔚藍的天空,盪漾起伏的江水中,大小船隻昂然向西。
徐弘玉站在甲板上,望著兩岸的景象,微抿嘴角,現出幾絲笑意。
對於生在江南的他來說,這些都是熟悉的景象,可再看到,卻生出不同的感覺。
現在,他不是在遊山玩水,也不是在逃離深宅高院的束縛,而是正在接近征戰的沙場,踏上建功立業的道路。
“三少……”徐小七剛叫了半句,便被少爺瞪了回去。
他一身小兵的打扮,參加京營沒多久,可身為江南人,自然是被挑選而來,這也是儘量減少水土不服造成的減員。
“長官。”徐小七端正地敬禮,這才得到了少爺的頜首認可。
徐弘玉指了指前方,說道:“再有一個時辰,差不多就到洞庭湖了。咱們以前來過的,沒忘吧?”
徐小七點了點頭,說道:“俺記得,三年前吧,跟著少爺遊過湖,那裡可真大呀!”
停頓了一下,徐小七接著說道:“聽說夷民很是野蠻兇悍,且有數十萬之多,解貴陽圍困,怕是不那麼容易吧?”
徐弘玉拍了拍徐小七的胳臂,笑著說道:“哪有數十萬,滿打滿算也不超過十萬。至於什麼野蠻兇悍,更是無稽之談。放心吧,憑咱們這兩營兵,不說解貴陽之圍吧,獨擋一面卻是毫無問題。”
徐小七想了想,咧嘴笑道:“是了,平叛的又不是咱們這兩營人馬,還有其他省的官軍呢!”
說著,徐小七有些希翼地回首望向東面,說道:“等仗打完了,是不是能放假,咱們回南京府上看一看。”
徐弘玉聳了聳肩膀,說道:“有啥好看的,我是不想。”
徐小七還要再說,卻見有軍官走了過來,趕忙敬禮。
這個軍官與徐弘玉一樣,都是觀摩團中的一員,卻是貴州人士,甚至家就住在貴陽,比徐弘玉更加急切地想去解圍。
兩人湊到一起,指劃形勢,談得熱烈,倒沒了徐小七插嘴的空兒。
而此時,前線的形勢與他們從京城出發時,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在四川和貴州的交界處,官兵與奢崇明的叛軍在建武、長寧(今四川省珙縣東)、珙縣、宜賓、遵義一帶多次交戰,互有勝負,呈僵持之勢。
而新任巡撫王三善率軍收復沅州,派總兵張彥芳率兵兩萬赴援貴陽,卻被叛軍誘敗於龍里。
王三善只好暫且停止行動,一方面積糧聚兵,一方面等待湖廣、廣西、雲南援軍趕到。
而京師援軍的趕來,卻預示著歷史軌跡又發生了改變,平叛戰爭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