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教授,是誰?”
不少新生代都對吳教授非常陌生,因為近些年吳教授近乎銷聲匿跡,不在大眾層面出現。
有人迅速科普,引起一陣波瀾。
“沒想到咱們藍星還出過這樣的大人物。”
“別吹了,被證偽多少年了,丟人現眼…”
有不少人去銀灰星的本地星網上找尋線索,唯一能找到和李銘有關的,就是那篇成為城衛新秀報道。
“不是吧,怎麼會是城衛的人?他才多大?不應該接受義務教育嗎?”
不少人疑惑,以為這種厲害的學生在本地也一定非常有名,結果只有這麼一篇報道?
有不少敏銳的個人媒體,嗅出意思不同尋常的味道,甚至有人當即啟程前往銀灰星。
這麼大的熱度,不蹭一蹭真可惜啊。
京南星本地時間早上八點,晨霧稀薄,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上班途中不少人開啟星網,翻看著昨天沒看完的新聞。
幾乎整個版面都是李銘,所有的媒體都在報道,但頭條已經換了——
一篇名為【孤膽英雄】的新聞,發出半個小時後,便迅速登上熱搜第一。
這是一篇關於李銘的個人採訪,其中詳細介紹了李銘的成長曆程,軌跡。
“…我記憶中的母親是模糊的,只是零星從父親口中聽到過幾次…”
“…十二歲那年,前去服兵役的父親才回來把我從福利院中接走…”
“…沒辦法,我不敢,那些人打我的頭,把我一週的午飯錢都搶走了…我真的害怕…”
“…可是,怕也要去,我是城衛,這是我的責任…”
“…”
伴隨著這則新聞的發酵,一個貧窮,困苦,伴隨著苦難而成長的少年形象躍然紙上。
母親早死,父親去服兵役,幼年被欺凌,上學被霸凌,生活好不容易有點起色,父親又突發車禍。
然後性情大變,不知怎麼的加入了城衛,以悍不畏死和責任感,贏得眾多同僚的讚譽。
最後那張圖片,正是合金大門前,那幽暗的背影下,鮮血淋漓,卻又強撐著笑的李銘。
李銘身上簡直結合了太多的社會熱點,單親家庭,校園欺凌…
在無數人對李銘的好奇到達頂峰的時候,這篇報道橫空出世,精準地釘在了眾人心中。
於是乎,群情激奮,甚至有不少感性之人落淚。
更有甚者,要求徹查銀灰城教育部,還李銘一個公道。
而不少人這時候才發現,銀灰城管理委員會的五位委員竟已全部更換。
而後,又由此引出了本應該被埋藏起來的星創公司事件,過度開採…灰砂病…
更多人因此譁然,隨之聲討星創公司,各種牛鬼蛇神也爭相發表意見。
而李銘對此渾然不知,難得睡到自然醒,睡眼惺忪地看了眼時間,自己也很吃驚。
“九點了?”他有些懵逼,嚴重懷疑自己是不是被下藥,從床上坐起來之後,更感覺自己渾身充滿了精力。
他開啟放在床頭的房間手冊,終於發現端倪。
“深度睡眠輔助器,釋放腦電磁波以輔助生命體進入深度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