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軍有沒有將孟超忽悠進專案組,李亦無從知曉。
而他知曉的是,一場戰爭似乎迫在眉睫。
根據蜂后彙報,康瀾新發布的產品,已經嚴重損害了賽諾非集團的核心利益,致使整個公司的股價目前已經下跌了73%,創下了前所未有的新低。
雖然其中不排除有金融機構趁勢做空的原因,但毫無疑問,投資者或是股民,對賽諾非的前景紛紛不看好。
而其他醫藥公司,尤其是全球排名的前十,目前其實也不太好過。
李亦在將基因最佳化的技術交給康鴻飛後,康鴻飛從中逆向推匯出了新型生物製藥技術。
這項技術採用全新的生物合成方式製作藥品,可以修繕、最佳化人體的基因,從而達到治療、預防疾病的效果。
毫無疑問,這項技術要遠超當前世界最先進的生物製藥水平。
康瀾逐一攻克的罕見病和常見重症病,便是這項技術最好的證明。
也正因此,那些醫藥巨頭們十分迫切的想要獲得康瀾的技術。
華國也是看中新型生物技術的廣闊前景,才願意放開了和康瀾展開合作的。
甚至在合作條款中,出現了一些諸如提供“鋼鐵”“貴金屬”之類的和生物製藥完全無關的詭異要求,華國也全然裝作沒看見。
總而言之,新型生物技術代表著開啟未來之門的關鍵鑰匙。
而拿著這把鑰匙的康瀾,背後在沒有強大背景的前提下,無疑是持有寶藏的嬰兒。
各方面之所以一直沒動手,主要也是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確定新型生物技術的效果。
這一點,從康瀾在兩年之內接連推出的靶向藥、特效藥便已經足以確認。
二則是利益分配問題。
覬覦康瀾技術的勢力很多,各大藥企誰不想要。
而這些藥企背後,往往又代表著錯綜複雜的利益集團。
也正因此,誰先對康瀾大動干戈,無疑成為了眾矢之的。
這也是為何之前針對康瀾的大多都是小偷小摸的原因。
而如此情景,便造就了相互牽制的局面,從而給了康瀾足夠的發育時間。
——但現在局勢不同了。
康瀾的出現已經給這些人造成了直接或間接的利益損失,因此在有人牽頭的情況下,一些人問題便得到了妥協,從而讓局勢出現了轉變。
很快,在賽諾非的組織和遊說下,一支專門針對康瀾的利益聯盟便結成了。
雖然依舊有很多利益分配問題沒有解決,但遏制康瀾,並獲得康瀾的新型生物技術,已經是所有人的共識。
“所以,他們打算先從哪方面動手?”
淡馬錫東海岸帶的別墅中,李亦聽完蜂后的彙報,問詢道。
蜂后目前的算力還不足以操控全球的網路,但把“康瀾”“李亦”等設為敏感詞,蜂后可以監控全球的大部分網路,從而做出預警。
針對康瀾的聯盟雖然背景龐大,但到底達不到最高階別的國防安全。
而且這些人也根本想不到康瀾還擁有監控全球網路的能力,因此他們的計劃,在蜂后面前,幾乎都是透明的。
“指揮官閣下,該聯盟由美聯邦、歐羅巴等地的各大醫藥集團組成,其背後還牽扯到大量政治體和軍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