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第四個好訊息,則同樣和康瀾有關。
康瀾和華國的合作,已經進入了“蜜月期”。
雙方不僅在華國境內建立了“罕見病專項醫院”,還有一系列的“罕見病研究實驗室”。
其中前者自不用多說,主打的是一個影響力,並配合其他計劃的展開。
後者則是讓華國在“新型生物技術”中,有了一定的領先。
這對於李亦或是康瀾來說,並無所謂,但對於華國來說,至關重要。
華國如今在各個領域和美聯邦展開競爭。
半導體、醫療、電子、汽車、航天等領域,雙方都難捨難分,各有優劣。
所以,康瀾帶來的新型生物技術的合作,能讓華國在短時間內迅速抹平這一領域的短板,甚至實現彎道超車。
也正因此,華國對於和康瀾的合作十分重視,以至於綠燈全開。
從魄力和合作上來講,華國無疑是非常優質的合作物件。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蜜月期十分“甜美”,在多個領域的合作進展迅速。
華國有資金,有技術基礎,有能源有地盤。
而康瀾有華國所需的技術,有國際上的影響力,雙方一拍即合。
特別是針對第三世界國家,康瀾負責技術支援,華國負責援建基礎設施,雙方共同擴大著自己的影響力。
當然,和華國合作,康瀾還是比較吃力的。
畢竟核心技術人員實在太少,想要佈局全球,欠缺甚多。
哪怕康瀾憑藉著在行業內的影響力一直在不斷的吸納著人才,但也是差了不少。
在這一塊,即便是李亦,也毫無辦法。
總而言之,隨著康瀾和華國的合作逐漸加深,在諸多領域,康瀾將能夠穩定的立足下去。
在不久的將來,或許還可以反哺命運俱樂部。
……
“想要掌控世界就這麼難嗎?”
淡馬錫東海岸的海景別墅中,李亦由衷的發出感慨。
進入新的一年,李亦沒有對新年的期待,反而對於越發臨近的“世界末日”,越感好奇。
時至如今,距離系統所說的末日還差八年不到的時間。
看起來雖遠,實際不過匆匆一瞥。
而關於末世的原因,李亦仍然毫無頭緒,雖然他並不在乎就是了。
末日與否,與他並無關係。
李亦從未想過拯救世界,他只想讓世界按照他的規則來運轉。
說他是個理想主義者也不為過。
但這世間的人太多,紛爭太多,對錯太多,以至於總能產生分歧。
“這世界只需要一個意見領袖。”
李亦這般想著時,卻收到了來自茱莉亞的訊息。
自從保伽利亞的首都一別後,這位卡西烏斯的女殺手便時常向他彙報。
而如今,隨著諾頓完成了他的部署,關於巴爾半島的訊息,傳遍全球的同時,也引起了卡西烏斯高層的注意。
在這種情況下,卡西烏斯“圓桌會議”,終於提前舉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