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雙星計劃是什麼?”
為伊斯梅爾注射完畢後,返回實驗室的弗萊迪問道。
他是芬奇教授的助手,所有關於實驗的資料都是由他整理的。
但雙星計劃這個名字,他卻從未在任何資料中見到過。
“你從哪知道的這個名字?”
芬奇教授此時轉過頭,目光竟罕見的從實驗上轉移到了弗萊迪身上。
弗萊迪從未享受過這種待遇,這也讓他頓時明白了這個計劃在芬奇教授心中的地位。
“是您前天自言自語說的,雖然用的是不列顛的一種方言,但我正巧和那裡的一個病人有過接觸。”
弗萊迪給出了回答,並觀察著芬奇教授的神色。
卻見芬奇教授並未露出緊張、猜疑等情緒,反而聳聳肩膀道:
“既然你已經知道了,那正好,來跟我一起重啟這個計劃吧!”
說完這句話後,芬奇教授便解釋道:
“雙星計劃是美聯邦和前俄聯邦共同聯手主導的計劃,美聯邦的叫白星,前俄聯邦的叫黑星,所以被稱為雙星計劃。”
……
雙極冷戰間,雖然世界的局勢總是看起來一觸即發。
但兩個龐然大物除了在各個領域的對抗外,其實還有著一些合作。
諸如一些《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限制戰略武器條約》幾乎眾所周知。
而還有一些合作,若不是有心查詢,恐怕根本不會知曉。
就比如《阿波羅——聯盟計劃》。
這是兩極首次聯合載人航天任務,兩國的飛船在太空完成對接,宇航員共同開展實驗。
而這,就是雙星計劃的一環!
“所以說,一切的源頭竟然是因為一顆墜落的彗星?”李亦摸著下巴道。
根據牆壁上遺留文字的記載,在冷戰初期,一顆本應該和這顆星球擦肩而過的彗星,突然莫名改變軌道。
在經過大氣層摩擦後,體積被高溫消磨,最終一頭墜入到了大西洋中。
這顆彗星的體型並不大,本應該和其他隕石一樣,被髮掘後進行物質檢測或被收藏。
但有意思的是,這顆也就橄欖球大小的隕石,其內部竟然儲存著液態水。
雖然那液態水可能只有幾毫升,但液態水畢竟是生命之源。
於是,幾乎同時得到訊息的雙極,在一番激情對線後,共同建立了雙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