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基因進化的最終目的,是成為神?
李亦搖搖頭,他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而在高中同學聚會後,時間便來到了11月。
上午,徐薇幫李亦收拾好行裝後,又戀戀不捨的依偎在李亦懷裡,貪婪的感受著他的溫度。
感受到徐薇對自己的依戀,李亦捏起她的下巴,笑著道:“怎麼?覺得自己又行了?”
李亦回來的這段時間,要說最累的人,那當屬徐薇了。
畢竟每次起床,都是一場艱難的挑戰。
要不是大涼山的孩子從就小滿山跑,鍛煉出了不錯的體質,恐怕別說是上班了,不進醫院都是萬幸了。
可即便如此,在分別的時刻,徐薇還是想給李亦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原計劃上午的出行,被徐薇硬生生拖到了下午。
不過這並不會耽誤李亦什麼事。
在駕車來到蓉城郊區的一處倉庫後,李亦從個人空間中放出了夜鶯航空器。
再次見到自己的座駕,李亦不由想起了前幾天蓉飛集團在蓉城上空試飛的六代機。
看外觀似乎是一架三發的轟炸機,根據蜂后的初步判斷,應該是一架超音速戰略轟炸機。
像是這樣的六代機,在各國的軍工體系裡,多為“概念機型”,說白了就是停留在設計研發中。
卻是沒想到平日裡不顯不露水的華國,卻突然拿出了成品。
“嗯……夜鶯要是裝上武器的話,算幾代機?”
這個念頭在李亦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六代機雖然有隱形功能,但指的是儘可能的減少雷達截面積,從而使雷達難以捕捉其訊號。
另外就是紅外隱身、聲波隱身、可見光隱身等,還無法做到真正的可見光和不可見光隱身。
而這些,夜鶯不僅通通可以做到,而且還近乎完美。
至少只要不近距離接觸,相應的探測裝置便都無法發現夜鶯。
這也是李亦為何敢在華國駕駛夜鶯的原因。
“感覺要是軍用版的話,怎麼也得是八代機或者九代機吧!”
李亦對這套體系研究不深,只能在等待的時間中,無聊的猜測著。
而當夜幕降臨,時間來到傍晚時,伴隨著軸承拉動鋼條,倉庫的大門徐徐升起。
坐在夜鶯駕駛艙中的李亦,開啟夜鶯的隱身功能後,緩緩開出了倉庫。
“該啟程了。”
李亦設定好自動駕駛的目的地。
隨後,夜鶯發出沉悶的轟鳴聲,機身也開始輕微顫抖。
在常人根本看不到的地方,深藍色的火焰正在夜鶯機腹的下方釋放著高溫。
但就在此時,一陣刺耳的警笛聲突然在郊野響徹。
“來抓我的?”
下意識的,李亦心中升起了這個念頭。
但很快他便反應過來,他現在可是大大的良民,要不是手下馬仔不懂事,他甚至都可以拿到“好人證”,持證上崗。
心中的警惕頓時消散,轉而變成了好奇。
原本蓄勢待發、準備升空的夜鶯,立刻被李亦熄火,而後他走出駕駛室,將夜鶯收回了個人空間中。
不遠處的警笛仍然在嗡嗡作響,傍晚的夜色中,碩大的車燈照亮著郊區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