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雖然需要大量的人才,但並沒有進行胡亂的吸收。
首先,一些牽扯太多的人不能要。
比如芬奇口中的大衛,這位是美聯邦某部門的首席研究專家,負責的都是戰略科技研發。
如果突然消失了,怕是整個美聯邦都會發瘋,全世界都要去追查。
其次,不好控制的不要。
忠誠晶片只能看到忠誠度,以及在忠誠度低於安全係數時,啟動大腦摧毀程式。
其並沒有洗腦功能,讓不忠誠於李亦的人,變得忠誠。
這也是他為何要選擇康鴻飛、芬奇這類技術人才的原因。
最後,在沒有單刷五常副本的能力前,李亦不打算過早的暴露。
至少在沒擁有核反制手段前,命運俱樂部都只能是秘密組織。
李亦浪跡江湖這麼多年,深知低調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關於人才的吸收,要進行甄別和選擇。
哪怕發展上會慢一些,但勝在安全。
說實話,有時候李亦都恨不得末世乾脆提前降臨算了。
那樣在無序的世界中,他就可以放手施為,去建立完全屬於他的秩序。
“有什麼辦法能讓末世提前到來呢,或者乾脆自己搞個末世?”
李亦有時難免會這般去想。
但最終,李亦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末世降臨的原因他還未曾知曉,要是貿然插手,萬一出了什麼意外,最後把星球都搞滅亡了,那還玩個屁啊!
想完這些,李亦重新將思緒拉回現實。
“把你所需要的彙報給蜂后,我會逐一處理的。”李亦最終對芬奇道。
芬奇這邊的研發進度,將是行動部門組建的核心。
在獲得了量產型基因戰士改造手術後,李亦便對普通的行動人員看不太上了。
更何況他本來就打算走精兵路線,就更需要如此了。
不放過,雖然技術上還需要時間,但行動部門的相關人員卻可以提前組建。
李亦已經命令蜂后制定了一籮筐的人才網羅計劃。
其中便包括了技術人才和行動人才。
而在技術人才中,他想要的軍工專家,是最難搜尋的。
畢竟軍工不像其他行業,這類人才很少在市面上流通,多是被各個國家收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