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專案組。
在瞭解到榮都步行街出現高爆炸藥後,相關領導立刻成立了專案組。
由於是大案要案,且可能涉及到國家安全問題,因此專案組的規格很高,陣容也十分龐大。
刑警、武警,以及秘密戰線的特勤人員,兵分三路,開始了調查。
而李亦則在確認爆炸物後,被帶到了局裡配合調查。
只不過因為案件的重要性,他身邊的人從民警變成了刑警。
……
刑警辦公室中,負責問詢李亦的刑警顯得很和善。
在遞給李亦一根菸後,才開口道:
“不要緊張,我們只是隨便聊聊,先來一根!”
案子很大,案情很重。
而李亦作為第一發現人,也立刻被控制起來。
與此同時,李亦的相關情況,祖上三代,甚至手機電腦裡的瀏覽記錄,也被扒了個一乾二淨。
再結合案發現場及附近的監控錄影,基本可以排除李亦的作案嫌疑。
無論是炸彈的來源,還是作案動機,以及案件事發的前後經過,都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表明,李亦存在問題。
也正因此,李亦只是配合調查而已。
在吞雲吐霧幾口後,李亦便敘述道:“我當時只是想著把菸頭丟進垃圾桶,然後就看見了那東西。”
“一開始還不是很確定,只是看著像。”
“但後來還是覺得可疑,就打電話報了警。”
“其實我也沒見過真的C4炸彈,只是以前在電影中看過……”
……
李亦從刑警辦公室走出時,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了。
可即便如此,警局內依舊燈火通明。
C4作為一種高烈性炸藥,經常出現在影視作品中。
可一旦出現在現實,尤其是管控嚴格的華國,那就是大事件。
重要的不僅是作案人員,更有其背後的目的,以及炸彈的來源。
臨時組成的專案組,勢必要弄清楚這背後的真相。
但很可惜,這件事或許永遠都將是個懸案。
炸彈是他從系統裡用商城貨幣購買的,沒有任何標識和資訊。
而投放的手段,也是在丟菸頭的瞬間,從個人空間中取出的。
也正因此,無論如何,專案組註定都將無法破獲這起案件。
想到這,李亦目光閃爍幾下,隨後攔下路邊的計程車,準備前往自己的住所。
按照前世的經驗來看,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都將被暗中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