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秋的心裡很清楚,韓王成發生了意外,司徒張良被胡亥囚禁,以至於韓國失去了舵手。
為了避免這艘船傾覆,章秋不得不站出來,以上將軍的身份凝聚人心軍心民心。只有三心同現,必然會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話音落點,滿朝的大臣們驚訝得相互觀望起來,顯然是這兩道訊息帶來的資訊太過於恐怖,讓群臣一時間難以接受。
一直沉默了許久,韓國文武百官眼神之中的迷茫之色,終於消散了幾分,卻又都輕輕地相互搖頭,誰都沒有介面。
目光如刀,深深看了一眼在場的眾人,章秋並不怪其他人。
畢竟,這兩件事都太恐怖太讓人心驚肉跳了,他們一時間就算是接受了,巨大的衝擊之下,也不可能想到妥善的處理方法。
他們不是楚軍師範增,亦或者大秦帝國太尉尉繚,亦不是司徒張良。這兩者之間,必然是有極大的謀劃。只不過他們看得出來一時間坐不了決定。
畢竟西楚信使前腳剛到,隨後胡亥提軍攻破豐山會盟總帳,殺韓王成,俘虜司徒張良。
再加上李必攻破了洛陽,等同於秦軍封鎖了韓國,如此環環相扣之連續謀劃,一般人驟然之間如何想得明白!
一時之間,大臣們良久默然。
“老夫以為:韓國當下最緊要的是派出人手打聽清楚王上與司徒,目下是一發而動全域性之大局!”
素富急智的上卿王浩先開了口,身為先王舊時權臣,韓王成並不信任。如今的王浩在這個時候已經是徒有虛名,只是藉助無上威望來坐鎮國都。
事實上,如今的王浩只在邦交事務上保留得些許權力。
只不過如今韓王成,司徒張良皆不再。如今的吉祥物卻是步步高昇,成為了目下韓國唯一一個可以有效控制局面的人。
雖然事實因為如此,王浩卻也是有了靠山。一想到這裡,卻是一如既往地直言不諱。
“老夫以為,韓國雖是死地,四周有大秦,西楚,以及其他國家虎視眈眈。唯其如此,韓國更應該打聽清楚,此為大勢使然也。”
“一旦王上出事,韓國必為大局圖謀,重新立韓王血脈為王。唯有如此,才能凝聚軍心民心。”
“為韓國計,老臣以為其圖謀在於:重立新王,進而引大秦帝國而成抵抗西楚霸王項羽的聯盟。”
說到這裡,上卿王浩喝了一口茶,滋潤了一下嚥喉,道:“如此可借大秦帝國之力,平息項羽的雷霆之怒。”
“上卿之言大是!”作為韓國上卿,王浩自然不會孑然一身。
每一個人身邊,總是一大群人圍著。在這個時候,權勢地位美人甚至於江山都可以隨意取得。
此刻上卿王浩一說出來,立即就有人開口附和了起來,畢竟隨風倒一直是中原民族的特性。
虞樂立即表達了贊同,他聲音之堅定,語氣的真摯,讓人有一種毫無舉薦的可能詭異感覺。
面對王浩兩個人的要求,沉吟了片刻就被章秋立即拒絕了。
畢竟這個時候的韓國上卿雖然可以鎮住場子,但是卻並不是太大的事情,因為這是個亂世,亂世之中實力為尊。
在韓國之中,手握大軍的他,就是最大的負責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