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沉默品味有頃,拍掌笑,道:“好!由衛餘立即起草詔書佈告三郡,另外立即運糧北上,如此一來,大秦帝國就度過了傾覆之危。”
說到這裡,胡亥悠悠一笑:“國尉,再說說仔細。”
胡亥清楚,這兩件事都不是小事。任何一件,都會是繁瑣之極。
若是沒有部署,沒有經過詳細的謀劃,都有可能出現紕漏。對於目下大秦帝國,一旦出現意外,局勢將會是雪上加霜。
聞言,尉繚沉默良久,抬頭。道:“陛下,老臣以為當保證運糧路線的絕對安全,要不然必然會使朝廷失信,庶民暴亂……”
點了點頭,胡亥嘆息,道:“運糧路線,朕思謀了三條,只是卻無一個絕對安全。不知,國尉對比有何高見?”
尉繚舉爵大飲,慨然一嘆:“以老臣看來,當以水軍而出,過涇水直入涇陽,如此一來,不僅快捷,也好護衛。”
胡亥點點頭:“也是,沿著涇水逆流而上,不出一天時間就可以到達涇陽,況且大軍只需要隨行護衛便可!”
尉繚放下酒爵:“哎,陛下啊,老臣當然也想到這一點了。但是我大秦並沒有像樣的水軍,一時半會兒有無法組建……”
“組建何用?”胡亥笑,道,“嬴恆的三千騎士足矣,組建水軍未免多此一舉!”
胡亥清楚,此時的大秦帝國連一支鐵騎都養不活,更別說是一支需要重金打造的水軍了。
在大秦帝國風雨飄搖之際,想這一點,根本不切實際。
“不然不然。”尉繚搖頭:“陛下北上涇陽賑災,萬民側目。運糧一事萬眾矚目。絕不能出現差錯,此事關係到大秦帝國的安危,萬千庶民對帝國對陛下的信任,絕不能輕怠!”
“譬如自殺的老里正以及其他老人,這些人,在各地亦或者各大村莊,都是有威望之輩。”
“這些人與本地庶民的關係,錯綜複雜,遠比一般人想象的要深。甚至於朝廷的命令,遠不如他們的話。”
“一旦因為這些人的死,激起當地村民的反抗,必將會爆發民變,如此一來得不償失。”
“那?國尉覺得朕當成立水軍麼?”一說到水軍,胡亥目光閃爍了一下。
尉繚點了點頭:“成立水軍乃必須,縱橫與涇渭之間,將來南下楚地都有大用。只是絕不是此時,等到大秦帝國富庶了,才是成立水軍之日。”
作為大秦帝國國尉,他自是清楚成立水軍,對於一個國家國力的壓力。
胡亥嘆息一聲,良久沉默。
尉繚微微一笑,道:“陛下,不需憂傷,今日我大秦帝國雖國力衰弱。但我老秦人同仇敵愾,一致對外,必然有強盛之時。”
“水軍大秦帝國遲早會有的。”胡亥幽幽一嘆,道:“朕久聞大海之中,徐福為父皇求娶長生藥未歸?”
旁邊的尉繚,道:“是,確有其事,只是徐福不見蹤跡,當時始皇大發雷霆,依舊無可奈何。”
聞言,胡亥忍俊不禁,也哈哈笑了:“朕曾聞,大海之東有一小島——扶桑,大秦帝國的水軍,必能踏足此處,斬殺徐福!”
“陛下的意思是,徐福躲在扶桑?”這一刻,輪到尉繚驚訝了。
“耳聞之事,並非目睹!”胡亥搖了搖頭:“但只要有一線可能,朕就不會放過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