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便只管繼續觀想你的道參,弱水三千,便為你神通。
天地交合,人以神感,弱水歸心,自化真水。
你所修之道,便是真水。我傳你一法,名為《太上玄心景靈經》,每日持誦,三載道成。”
說罷,他伸手一點,一抹玄光落入了李忠全的腦海裡。
“去吧,好好參悟。往後行世,可稱為我左丘愚之徒。”
說罷,又對李瀚星道:“師弟,我需靜悟道法,往後數年便不再傳法了。勞煩你向掌門解釋一二。”
李瀚星自然不會拒絕,當即點頭道:“那我就先賀喜師兄了,師弟我不打擾您悟道了。”
說罷,便帶著李忠全轉身離去。
當四下無人之時,左丘愚微微抬首,面無表情的看著身前佇立的青白蛇像,開口道:“原來是你。
只你假借他人之口,啟我太上之靈,牽扯吾身,縱使有恩,也僅此一次。
太極之道,無相無形,哪怕顯世行走,也不應這般。”
玄元界中,在青白道象前的話語,李元自然能聽得一清二楚。
他心中並未起波瀾,太極之道,實為兩儀,衍生萬物。
萬物既生,太極便成。
太極即是萬物,萬物亦是太極。
古時的太極真君是離道最近者,他只怕是看透道之真諦,任由太陽太陰奪其權柄,成為天宮之主。
太陽太陰之強,何嘗不是太極之顯?
世人皆以為太極沒落消亡,但實際上它無處不在。
太極真君超脫了此消彼長的道爭之局,它甚至超脫了真君之眾的博弈,觸及傳說中可能存在的大能。
無善無惡,唯以道論。所以李元自然不會擔心惡了太極的後果。因為在其眼中,自己不過是一粒風塵拂過,心不其瀾,意不分因。
但李元只是一個尚在求道的小修,他只能藉助謀劃來登道位。
對方被他以前世的太極闡意啟靈於實,引動了一縷太極位格落於左丘愚之身,以因果牽扯,讓對方收下了一徒,有了牽扯。
太極自然是不會在乎這些,但身為太極顯化的左丘愚不能不在乎。
只要太極行走一日是左丘愚,那麼祁靈門便不會有滅門之日。
這個多久會持續到何時,李元並不清楚,他只要在這個時間內成長到足夠庇護宗門道統,那麼即便太極歸道,祁靈無庇,那他就是祁靈的庇護者。
李元的嘴角一抹輕笑,無論是五行之道,還是顯貴的少陽少陰,亦或是尊貴的太極,皆聚於元水之側,這便是元水的道妙,因元水有牽引大勢之能而聚於祁靈,元水又因他們諸道而成大勢。
各道之間,彼此離合從化,千百糾纏,玄妙之極,妙不可言。
大勢未成,便需一人一代一族一門之力去填,皆繫於每一人之身。
大勢成時,便不會再因一人一代一族一門之力而停止。
李元此刻甚至都能感應到合於元神的位格在歡呼雀躍,元水的權柄在他體內逐漸徹底相融。
或許此時此刻的那未徹底隕落的元水真君微弱意志還在沉睡,也或許隱藏在某個角落冷漠的注視著他的位格正在被一個螻蟻逐漸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