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丈山峰的頂端,重重雲捲雲舒,霞光橙澈,淡黃的光暈佈滿了整個南絕島蒼穹。
空曠無人的峰巔,此刻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天地之悠悠,眾生之渺渺。
身穿青黃舊袍衣衫的姜旭站在山巔,下顎的白白鬍須隨風飄舞,他默默立著,面向南方,手持一柄青杆拂塵,三千塵線紛揚不定,寬大的袖袍擺動間顯出他瘦弱的身軀,一雙微微黯淡的眸子倒映著天地,鶴髮童顏,仙風道骨。
玲瓏派的眾真修,眾弟子都在仰頭遙望著天穹,觀望著天上霞光。
南絕島外,十一仙宗之地,九洲之內一位位金丹真人無不昂首側目而視,就連天宮之內的諸位真君都分神看向南絕島這樣一個他們幾乎都不曾注意過的偏僻角落。
姜旭知道自己身上匯聚著無數目光,但他並沒有緊張,淺褐色的眸子望著身前雲霞,緩緩開口道:“行到今日,也算是回首一生,修行六千餘年,多少日夜期盼,無數次的險中生還,終於,走到今日這一天了。
貧道站在這裡,不想回頭,更不願向下看,因為知道自己身後是無數修行者的屍骨,堆積成山會比貧道腳下的這座山還要高,更要偉岸。
我非是怕,非是畏,而是想著終有一日我會以真君之位,回看他們,不負他們以命為祭,助我成道。”
姜旭不疾不徐的緩緩自言自語道,他這話是對成道路上無數因他而死,為他而死,被他殺死者所言。
話音說罷,姜旭手中拂塵一揚,“開始吧。”
天地間霞光燦爛,無數的霞雲升起,照徹虛空之天。
無數的沙礫石土輕輕顫抖,巨山震動,大地移位。
天上霞光,地上山石,皆為姜旭而動。
姜旭對天一拜,對地一拜,對眾生一拜,肅然開口道:“下修姜旭,修道六千一百餘三十七年,恭天,敬地,禮蒼生。
今請天道助之,霞光請位。”
其言一出,天上無數霞光湧動,整個天地間霞光匯聚而來在其身前凝為一片霞光天。
“今請地道助之,山石供格。”
話音落下,大地之上無數的山石湧動,九洲之千山萬峰,十一仙宗之萬千山石,皆從地下匯聚而成一片玄黃之地。
“今請眾生助之,戊土賜靈。”
其音一出,世間修戊土之真修,皆不受控制的被請出一點靈性,甚至就連世間少有的幾位戊土金丹也不能免俗,眼睜睜的看著自性圓滿的命數上缺了一縷,化作一點靈光飛入虛空而不能阻攔。
玄元界內,仙宮中的李元看著這一幕感慨道:“這便是傳聞的天宮賜命!”
金丹真人證位之時便需要請求天地眾生賜予一道之靈性,就如姜真人所修戊土之道,便需要眾生賜予他這一點戊土大道上的靈性,使得其能夠在成為位格道主,接管戊土天地權柄時能夠保持自身的靈性,不至於被戊土道統同化為天地意志。
故而金丹真人慾求真君必須要到天宮之上拜求賜命,只有天宮賜予了金丹真人那一道眾生命,能夠使得其不會被天道同化保留自身意志。
並且最為關鍵的是,天宮乃天道意志顯化,代行其掌管天地權柄,只有天宮能賜命眾生,使得受予者可有請天地眾生以性助之的權利。
而天宮賜命,也並不是誰都可以得到這個榮幸的。
必須要得到十二位真君的准許,方能成之。
而姜真人為此奔走操勞了數千年,不惜一切代價贏得了一位位真君的恩准,方才湊齊了十二位真君准許,天宮賜命以成。
天地成位格,眾生存靈性,真君之境,已初顯世。
看到姜旭如此輕易的就塑造出真君位格,天穹上的癸水真君不由得感慨道:“這般輕易就凝聚出真君位格,看來這姜旭道法之高深已經達到極高境界了。
不愧是萬年以降的七命金丹!如若沒有意外劫數的話,這姜旭多半是要真成了。
他若成了,只怕戊土積石成洲,癸水避讓,你登位格時還要從洲外謀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