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十多名日軍戰俘,被關押了大約三到四個小時的時間。
對於有事可做的人來說,三到四個小時的時間並不長。
對於無事可做且沒有娛樂活動的人來說,三到四個小時的時間,如同水滴石穿的時間一樣漫長。
幾乎每一名被關押在牢房內的日軍戰俘,都覺得,時間過得好漫長呀。
儘管,牢房內沒有鐘錶,日軍戰俘們依據人體生物鐘,照樣能知道現在是中午。
此時此刻,每一名日軍戰俘,肚子都餓得咕咕直叫。
他們知道,自己現在是沒有武器的戰俘,只要華夏軍人願意,隨時都能弄死自己。
出於對華夏軍隊的懼怕,即便肚子很餓了,依然不敢叫嚷著要吃飯,擔心自己的叫嚷被華夏軍人理解成無禮行為。
每一名日軍戰俘都不約而同地在心中暗想道:“會給我們飯吃嗎?可能會給口吃的,也有可能任由我們捱餓”
“如果,願意給口吃的,大機率也是最差的伙食”
然而,日軍戰俘們萬萬沒想到,片刻後,不遠處飄來了豬肉烹熟後的香味,以及,糧食混合酒麴發酵後的酒香味。
與此同時,還能聽見一陣腳步聲。
隨著時間一秒一秒過去,腳步聲越來越近,肉食和美酒的香味也越來越濃郁。
幾乎每一名鬼子軍人,都感覺到了懼怕,他們不希望,肉食和美酒是為自己準備的。
自唐朝的時候,扶桑國人就開始學習華夏文化,因此,一部分華夏國的傳統習俗,扶桑國也有。
不僅僅只有華夏人,會在處死囚犯之前給囚犯改善一頓伙食,扶桑國人在處死囚犯之前也會這樣做。
幾乎每一名日軍戰俘,都在向神佛祈禱,希望,接下來,自己不會吃上斷頭飯。
大約又過去了片刻時間,牢房的門被從外面推開。
日軍戰俘們被推門的聲音吸引了注意力,紛紛停下了祈禱的事,看向牢房的門。
只見,一隊裝備著遼造13年式拉栓步槍的華夏軍人,送來了飯菜,總共有十多碗紅燒肉、十多壺燒酒、十多碗米飯。
日軍戰俘們在看見午飯的那一刻,一個個嚇得魂都丟了,十多雙眼神中滿是驚懼的情緒,十多張臉上冷汗直流,十多個身軀止不住地發抖!
就在華夏軍人們準備離開的時候,聽見了一名日軍戰俘用不太嫻熟的漢語詢問:“為什麼給我們送來這麼好的午飯?今天是特殊節日?”
“今天不是什麼節日,就是個普通的日子。你們即將被處死,今天這頓午飯是你們的人生中最後一頓飯了,所以,才會讓你們吃點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