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忠和呂忠麾下的三百名士兵,據守在戰壕內,將手中的STG—44式自動步槍的槍口對準了前方,一個個都在耐心等待興安軍第六騎兵團出現在視野中。
即將參與生死搏殺的時候,人會因為本能反應,感覺到很明顯的緊張和焦慮,部分人在參與生死搏殺之前還會感覺到微微恐懼。
華夏軍第七團團部警衛連的官兵們,不僅僅接受過大量軍事訓練,而且,參與過長達多年的軍閥內戰,都是百戰倖存的老兵。
也只有像他們這種百戰倖存的老兵,能做到在即將參與生死搏殺時毫不恐慌。
不一會兒後,不遠處傳來了一陣馬蹄踩踏地面的聲音,看樣子,興安軍第六騎兵團即將殺過來!
此時此刻,呂忠內心的期待感,已經飄升到了頂點!滿臉都是無比期待的情緒!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渴望!心想:“太好了,我終於有機會,殺死阿拉坦倉,為我的親人們報仇了!”
又過了一會兒後,上千多名興安軍騎兵,出現在距離華夏軍陣地不到一公里之處!
看著上千多名策馬衝鋒的興安軍騎兵,呂忠感覺到不可思議。
華夏軍第七團團部警衛連人手一把STG—44式自動步槍,STG—44式自動步槍的火力等同於輕機槍,同時,重量又和普通步槍沒區別。
一戰時期的歐洲戰場,騎兵就不吃香了,原因很簡單——歐洲各國陸軍大規模裝備輕機槍和重機槍,騎著戰馬對著機槍陣地衝鋒,等同於找死。
也只有在落後的東方,騎兵還能發揮點作用,因為,此時,華夏境內的大部分軍閥,都無法做到大規模裝備輕機槍和重機槍,部分軍閥甚至無法保證人手一把拉栓步槍!
在華夏國內的軍閥混戰中,華夏騎兵的對手往往都是一些火力很弱的步兵,也只有面對火力很弱的步兵軍隊,才能依靠策馬衝鋒的戰術克敵制勝!
正因如此,部分華夏軍閥依然保留著成建制的騎兵單位,比如,興安軍第六騎兵團,曾經就是東北軍的騎兵團,918事變後投降了小鬼子,被小鬼子編入興安軍了。
如果,興安軍第六騎兵團,對著火力薄弱的步兵陣地衝鋒,倒還可以理解。
可是,現在,興安軍第六騎兵團的上千多名騎兵,正在對著有三百條STG—44式自動步槍的步兵陣地衝鋒,這完全就是找死的打法!
對此,呂忠感覺到很不可思議。
思考片刻後,呂忠才明白過來是怎麼一回事,心想:“看來,興安軍沒見識過STG—44式自動步槍,誤以為我們使用的是普通的拉栓步槍,低估了我們的火力,所以,才敢用策馬衝鋒的戰術進攻我軍陣地!”
與此同時,部分興安軍的戰馬,踩踏到了華夏軍提前埋藏的地雷!接二連三地出現地雷爆炸的聲音,以及,戰馬臨死前的嘶鳴聲、興安軍人員發出的慘叫聲!
越來越多的戰馬和騎兵,變成了一具又一具死相極慘的屍體!
儘管,接連有戰友慘死在眼前,倖存下來的興安軍人員們,依然面不改色地繼續策馬衝鋒!
興安軍的戰鬥人員,基本上都是出生於蒙古家庭的騎兵,若是往上追溯血脈,便會發現,每一名興安軍騎兵,都是古代蒙古勇士的後裔,刻在基因裡的驍勇,使他們能在參與生死搏殺時,靠著腎上腺素無視死亡的恐懼!
大約過去了片刻,興安軍第六騎兵團終於穿過了地雷陣!卻也損失了三百多名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