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與此同時
……
……
距離酒臺縣城三十多公里的一處山林
地勢高低不平的黑土地上,長著一棵又一棵高聳入雲的參天大樹,以及,成片成片的低矮草叢。
不遠處,時不時傳來鳥啼聲、野獸嚎叫的聲音,以及,大風從樹林中吹過產生的聲音。
若是在這裡行走一段時間,便會發現此地是一處山坡。
順著山坡往上走,便會看見一個土墳,墳墓前有一塊手工自制的石碑,石碑上刻著東北軍第77師的師長的名字——呂侯。
墳墓內,埋葬著東北軍第77師的師長的屍骨。
東北軍第77師殘部剛退守深山老林的時候,師長——呂侯,就因為傷口感染、缺少藥品,永遠地離開了人世,被生前的部下們安葬在此地。
日軍多次有機會破壞呂侯的墓地,然而,信奉武士道精神的日軍很敬佩像呂侯這種為保衛祖國而犧牲的人,因此,呂侯的墓地一直儲存到現在。
墓地的不遠處,有一座又一座軍帳,便是東北軍第77師殘部的營地。
原本有兩萬人的東北軍第77師,此時,只剩下五百人,倖存的官兵們自行調整編制,從一個師縮編成了一個營,營長的名字叫——張龍。
該營是東北軍第77師最後的一個營。
此時此刻,張龍正坐在最大的一座軍帳內,看著身邊滿是瘦骨嶙峋、面色蠟黃的戰友們,耳邊不斷傳來傷兵們的哀嚎聲,不由自主地在心中連連嘆氣。
張龍的身旁,坐著東北軍第77師殘部的二把手——王二虎,以及,三把手——李忠。
張龍詢問王二虎和李忠:“我聽見傷員在哀嚎,上次繳獲來的藥品,用完了嗎?”
李忠和王二虎滿臉都是無奈之色,眼神中充滿了憂愁的情緒,兩人的嘴巴連連嘆氣。
“哎——!還沒有用完,不過呢,也快用完了。”
自從,張龍成為東北軍第77師殘部的一把手後,改變了以往的作戰策略,開始使用純粹的游擊戰打法,不僅僅每次作戰的戰損減少了許多,偶爾,還能從日偽軍手裡繳獲一些武器彈藥和物資。
因此,李忠和王二虎很佩服張龍,對張龍言聽計從。
李忠是東北講武堂軍校的畢業生,學的是炮兵專業。
東北軍第77師最後的炮兵單位,都集中在李忠的麾下。
目前,東北軍第77師殘部僅有的兩門80毫米口徑迫擊炮、一門92式步兵炮,就是在張龍的指揮下伏擊日偽軍運輸隊繳獲來的。
王二虎也曾經在東北講武堂軍校就讀,學的是工程兵專業,擅長將手榴彈、炸藥包改造成地雷,擅長排除地雷、埋藏地雷,擅長爆破,多次在伏擊日偽軍後勤輜重部隊的戰鬥中發揮重要作用。
儘管,自從張龍開始擔任一把手後,偶爾能靠著伏擊日偽軍後勤部隊繳獲物資,可是,每次繳獲來的物資數量都十分有限,經常面臨補給不夠用的窘境,很多時候,藥品不夠用,就只能優先給更有價值的傷兵治傷,食品不夠吃就只能挖野菜。
經常吃野菜,一個個都因為缺少營養而瘦骨嶙峋、面色蠟黃,卻不敢用手中的槍打獵,生怕槍聲引來大軍圍剿。
光是補給不夠用的問題,就足以令張龍、王二虎、李忠很無奈了!
就在這時,李忠提議道:“我聽說,駐守酒臺縣城的第七團,在近期內發動了起義,佔領了整個酒臺縣城,要不,我們前往酒臺縣城投奔他們吧,或許,能分到手一部分補給”
張龍用很嚴肅的語氣,提醒道:“我也希望,這個資訊是真實的,可是,目前,還無法確認這一資訊的真假,這一訊息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只是鬼子放出去的謠言。”
王二虎用很無奈的語氣說道:“哎——!我多麼希望,能親自確認一下這一訊息的真假,如果,我們能夠駐紮在縣城內就好了。”
片刻後,一名參謀走進軍帳內,滿臉都是焦急之色,眼神中滿是焦躁不安和無比緊張的情緒!
“不好了!根據最新獲得的情報,一隊日偽軍正朝我們殺來!我們即將再一次面臨日偽軍的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