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軍第七團的大部分步兵,裝備著遼造13年式拉栓步槍,這種拉栓步槍是仿造扶桑國的38式拉栓步槍,射程比STG—44式拉栓步槍更遠,射速和火力卻遠不如STG—44式自動步槍。
其實,完全可以在興安軍進入STG—44式自動步槍的射程範圍之前,就朝興安軍開火。
之所以,要等興安軍進入STG—44式自動步槍的射程範圍後,再開火,就是為了以最兇猛的火力殺傷興安軍。
王安用充滿威嚴的語氣下令道:“全體聽令,開火!”
緊接著,數十挺STG—44式自動步槍、數十挺遼造13年式拉栓步槍、四挺遼造13年式輕機槍,便同時對著數百名興安軍發射子彈。
“突突突突突!噠噠噠噠噠噠!”
“砰——!砰砰——!!砰砰砰——!!!”
三種槍械開火的聲音,結合在一起,不絕於耳、震耳欲聾!
一枚又一枚子彈,朝興安軍的方向傾洩過去。
STG—44式自動步槍的火力,相當於輕機槍的火力,拿在手裡卻和步槍一樣輕便。
光是這數十挺STG—44式自動步槍的火力,就足夠讓興安軍喝一壺了。
一時間,戰馬的慘叫嘶鳴聲、興安軍人員的慘叫聲,不絕於耳。
密集的槍聲和撕心裂肺的慘叫聲結合在一起,聽得幸存的興安軍們心驚肉跳。
巴特爾看著自己的部下們,接二連三地連人帶馬一起被射殺,這才意識到,對面的華夏軍隊火力有多麼恐怖。
儘管,戰局兇險,巴特爾卻顯得毫不驚慌,一副無比淡定自若的樣子。
越是戰局兇險,越需要指揮官保持冷靜,只有在冷靜的情況下,才能快速思考出正確的抉擇。
此時此刻,巴特爾開始思考,到底是在該繼續策馬衝鋒,還是該命令部下們撤退。
經過思考後,巴特爾決定,率領整支騎兵營繼續策馬衝鋒。
原因無他。
巴特爾的上級——阿拉坦倉(蒙古男人的姓名),是一位很殘暴的興安軍騎兵團團長,不僅僅對平民殘暴,對自己人也是同樣殘暴。
不久前,阿拉坦倉的精神受了點刺激,原本就脾氣不好的阿拉坦倉,變得更加脾氣不好。
巴特爾知道,如果,損兵折將的同時戰敗而歸,很有可能會在回去後被阿拉坦倉下令處死。
眼下看來,唯有繼續策馬衝鋒,說不準兒還能僥倖取勝,只要自己沒有戰敗而歸,就有可能在回去後不被處死。
隨著時間漸漸向後推移,越來越多的興安軍騎兵永遠倒下,最終,就連巴特爾胯下的戰馬,也被射殺。
失去了戰馬的巴特爾,看著四周全部是慘死在戰場上的部下,一個還活著的部下都見不到,瞬間陷入了絕望。
很快,王安便率領近百名華夏軍人,將巴特爾圍住。
巴特爾見狀,便向上舉起了雙手,做出了投降的姿勢,從此淪為了戰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