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思寧有些不信邪,順著鍾小么所指的方向往前尋了過去,結果走了大約一兩公里遠,竟然真的看到了海底的一個巨大的影子。
一艘沉船赫然就出現在了霍思寧兩人眼前,那沉船已經鏽跡斑斑,船是鋼鐵結構,看起來足有四五十米長,但是船卻是直接倒扣著沉入海底的。
霍思寧的嘴頓時就大張開來,猛地就回過頭來詫異地看向鍾小么。
隔著這麼遠,這傢伙,怎麼就能判斷出沉船在這兒的?
不過,這時候卻不是霍思寧詢問這些的時候,她必須先把鍾小么送上去,然後再回來沉船這邊找沉船裡的東西。
將鍾小么送回了岸上後,霍思寧就又重新潛入了沉船底。
二戰從歐洲到亞洲,從太平洋到大西洋,一共有近20億入口被捲入,這個時期,一些人也鋌而走險,做起了倒賣文物的生意,和華夏國一樣,歐洲的很多國家,也曾經經歷過文物被洗劫的經歷。
這也是為什麼霍思寧會將視線瞄準到大洋海底的原因,因為她很清楚,不論是天災還是人禍,大海吞噬的那些沉船上,擁有的文物古董,絕對不會比那些儲存在各國展覽館裡的少。
眼前的這艘沉船,雖然在經過海水的侵蝕後,一些船體結構以及腐蝕脫落,但是大部分框架還在,這些殘骸就沉在海底,有一部分已經陷入到了淤泥之中。
只是這船到底是沉得太久了,船上的油漆也早已經剝離了,並不能看到船的名字。
不過,從這船的大小還有框架來判斷,霍思寧覺得這船應該就是她要找的那艘西班牙沉船沒有錯了。
繞著這艘沉船一週後,霍思寧找到了一個方便進入的出口,將一塊船板給掀開,然後貓著身形小心翼翼地進入了船體內部。
這船到底是鋼鐵結構,而海水帶鹼性,鋼鐵在海水中加速了反應,自然就腐蝕得更快,霍思寧的腳踩在上面,有些船體結構承受不住她的體重,竟然被踩得咔擦咔擦響,有的甚至直接就斷裂了。
好不容易進入了船體裡面,霍思寧就在船艙裡面搜尋了起來。
但是讓霍思寧感到失望的是,這艘船上裝的居然有很大一部分的貨物,那些箱子裡面不是布料就是一些機械零部件。
布料被海水腐蝕之後,一摸就脆,肯定是不能用了;機械零部件更是不用說,早就鏽得不成樣了。
還有幾隻箱子散落在貨艙裡面,霍思寧也去看了,裡面居然有瓷器還有一些雕塑,但是船隻在被颶風颳過後,已經倒扣在了海底,這麼劇烈的衝擊,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手一摸到那些瓷器的碎片還有雕塑,霍思寧就暗道可惜。
那些瓷器和雕塑雖然也算不上是古董,但是霍思寧還是看得出來,東西都是高階工藝品,居然就這麼碎了。
在船體裡面找了一圈,卻是一無所獲,這讓霍思寧感覺很是失望。
看樣子她和顧敘的判斷失誤了,這艘貨輪確實是載滿了貨物沒有錯,但是卻不是她要找的東西,那些貨物經過六七十年的海水沖刷後,也根本不可能二次利用了。
霍思寧心下暗歎,這沉船打撈工作果然沒有她想的那麼簡單,這一趟,怕是要白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