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康有為曾在巴黎博物館中國館中看到過那兩枚玉印的展示,不久後,兩枚玉印隨同羅浮宮中的《蒙娜麗莎的微笑》一同被盜。
雖然後來兩枚玉印又被博物館追回,不過業界卻有不少收藏者對此表示質疑,認為後來放置在博物館中的兩枚玉印,其實是仿品,並非真正的圓明園玉印。
只是這個說法並未被巴黎博物館證實,後來便不了了之。
見霍思寧的目光直直地盯著自己手中的木盒,溫莎瑞德的眼中閃過狡詐之色:
“看來密斯霍已經認出了這盒子中的物件,想來你一定覺得奇怪,為什麼這東西會到我的手中。”
“說來也是湊巧,十年前我曾與朋友去巴黎遊玩,在一處河灘上拾到此物,當時我只是覺得這東西有些眼熟,拿回來後找人一鑑定,居然發現了大名堂。”
“溫莎先生真是好運氣。”
霍思寧這話說得又酸又澀,她對溫莎瑞德這話可是半點也不信。
廢話,溫莎瑞德真把她當三歲小孩嗎,在河灘上撿到官印,這話誰相信誰就是腦子進水了。
如此價值連城的官制玉印怎麼可能會被人隨手丟棄在河灘之上?那個千方百計將官印從博物館偷盜出來的竊賊又不是傻子!
“這物件於我而言並無多重要,但是對於霍小姐你而言,卻一定意義非凡。”
溫莎瑞德說著就將盒子輕輕地開啟來,一枚青色玉印赫然出現在霍思寧的眼前,在收藏館沉暗的光線中竟然散發著淡淡幽光。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保合太和這枚玉印原為康熙御用青石玉印章,玉璽呈瑞獸方形,印面寬長不過兩公分,通高3.3公分,但是玉質採用的是最上等的和田玉。
在玉印上方還有大紅色血沁,紅色與青色完美融合,玉印通身貴氣祥和,與“保合太和”四字不謀而合,相得益彰。
只看了一眼,還沒有上手,霍思寧就已經完全可以肯定,這枚玉印百分之百就是那枚遺失的圓明園官印保合太和。
這枚玉印真要和和氏璧國璽比起來,確實是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國璽是傳說中的東西,而保合太和玉印,卻是近現代很多人都曾經見過的真物件。
而且這枚玉印來歷也很是非凡,如果拿回國去,絕對會讓無數專家學者甚至收藏人士震驚。
“溫莎先生,我也不拐彎抹角了,先生的這枚印章既然拿出來給我看,一定不是僅僅給我看看這麼簡單。”
“我也不跟你藏著掖著,我的確對先生的這枚玉印非常感興趣,只是不知道,先生有什麼條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