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在紐約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裡的居民以華人為主,大部分紐約華人的商業活動集中於此。
這個華人小城,有三分之一為華夏餐廳,街道兩邊擺放著堆積如山的水果藥材海鮮攤位,賣東西的小販和漂亮的中文招牌看起來非常中國化。
不過聽到那些人說地道的廣東話,霍思寧還是會有些頭昏腦漲,因為她不懂粵語。
就在霍思寧他們逛到一處茶樓的時候,霍思寧卻意外地聽到了熟悉的切石機的聲音。
那種刺耳的滋滋聲在霍思寧聽來分外敏銳,她不由得朝著旁邊白亦珊看了一眼,白亦珊會意,幾個人不緊不慢地走進了這家茶樓。
這是一座很復古的茶樓,茶樓外部看起來非常老舊,順著木板釘成的臺階走進茶樓,裡面竟然真的和古代的茶樓無二。
這樣的老茶樓,就算是在國內都很難找到了。
茶樓裡的人還不少,大廳裡的幾十張桌子,幾乎座無虛席。
見到霍思寧等人進來,立即有穿著唐裝的年輕人過來引路,帶著他們好不容易才在角落裡尋到了一張六個人的空桌子,霍思寧、顧敘、蘇青青、白亦珊、歐陽軍和秦天六個人剛剛好。
喝了一口唐裝小二倒的茶,就連顧敘都意外地挑了挑眉,霍思寧更是忍不住讚歎了一句:
“好茶!”
這個茶樓裡的茶葉乃是正宗的明前西湖龍井,雖然比不上霍思寧送給顧老爺子的那一壺毛瓷裡面的老樁茶質地香醇鮮嫩,但是卻也不比國內那些高品質的茶樓裡面賣的茶葉差。
當然,在唐人街,這樣一壺茶,賣得自然是不便宜,顧敘要的是最好的,一壺茶水就要一千美刀。
不過,這會兒幾個人注意的不是這壺茶,而是茶樓後堂簾子。
因為在這個茶樓後堂的簾子後面,此刻正有兩個華人正在內院解石。
按理來說,茶樓應該是清靜的地方,解石機這麼噪雜吵鬧的東西,正常情況下是不應該出現在這茶樓裡的才對。
但是霍思寧注意了一下,來這裡喝茶的華人,似乎並沒有表現出不耐煩的神情,反而一個個都在用期待的眼神盯著內院裡的情況,似乎在期待又似乎躍躍欲試。
“漲了漲了,是白地青種!”
忽然院子裡的其中一個華人激動地驚撥出聲,笑得一臉喜悅:“老陳今天的這壺茶的錢算是出來了!”
“漲了?”
一聽說漲了,茶樓裡的一些喝茶客人都騷動起來,紛紛站起來探頭朝著那院子看去。
這個時候,那個切漲了的華人手裡捧著一塊不足巴掌大的白地青種翡翠掀開門簾從後堂走了出來,臉上的神情激動不已。
那人一走出來,立即就有穿唐裝的茶樓經理走過去,詢問道:
“陳先生,恭喜您切漲了!您的這塊翡翠,是打算就在茶樓內出售呢,還是帶回去?”
那位陳先生看了看那塊翡翠,猶豫了一下,這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