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思寧一聽這話倒是傻眼了,她尷尬地看了白老一眼,末了她朝四周看了看,才帶著幾分嚴肅,正色問道:
“白老,關於秦老爺子的病況,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改天我們能否找個時間單獨探討一下?”
金蓮是霍思寧從荒島弄回來的,雖然那藤原青浦這會兒並不在這兒,但是當著這麼多或熟悉或陌生人的面,霍思寧也不敢隨便提及,怕一個不小心給洩露出去了,指不定就要惹來麻煩。
白不治聽到霍思寧這話,愣了一下,但是看霍思寧一臉認真的表情,白不治眼神裡也閃過幾絲一樣,點點頭,給霍思寧留了一個聯絡方式。
兩個老頭很快就走了,霍思寧一行四人繼續在大柵欄兒閒逛,逛完了大柵欄兒,又前往琉璃廠和大潘家園。
三個地方都跑遍了,最後才在一個不起眼的攤販上發現了一塊南宋古硯臺。
不過那個小販顯然不是那麼好糊弄的,知道那個硯臺的來歷,死活不肯降價。
幾個人跟著那小販磨了大半個小時,最後實在砍不下價來,劉鵬程無奈之下掏錢將那硯臺給買了下來。
那硯臺價格是貴了些,但是比起正規的文房四寶店鋪還是要便宜了兩三成,而且那枚硯臺勝在儲存完整,又有霍思寧掌眼,肯定不會是贗品,劉鵬程覺得還是佔了些便宜的,東西也能拿得出手。
又過了兩日,就迎來了鑑寶會的中期比試。
因為初選的時候已經掛掉了一批人,所以進入中期比試的人並不多。
和上次一樣,這次的比試也是按照考號輪著來,不過這次的考核肯定要比第一次難度增大不少,霍思寧心裡也有些沒底,不知道這次比試會不會如上次那般順利。
霍思寧隻身進入考試會場,眼睛一掃過去,就看到大廳裡已經有不少人已經坐在大廳裡等著了。
不過她沒有想到的是,一進會場就碰到了一個讓她厭惡的人物,故宮的古字畫專家——馬立文。
馬立文顯然也認出了霍思寧,見到霍思寧進場,眼中露出了鄙夷之色,衝著霍思寧冷哼了一聲。
霍思寧對馬立文可沒有多少好印象,第一次在疊翠苑,因為吳老頭拿出來的那張《李端端圖》,馬立文就和她打賭輸掉了五十萬。
那錢最後也不知道是怎麼處理的,不過錢是肯定付給吳老了,具體是怎麼回事,霍思寧也沒有問,想來這個追討賭注的過程不會有多愉快就是了。
後來在太城古墓,霍思寧又和馬立文再起衝突,這人還想要將秘色瓷險些摔碎這件事給鬧大,試圖以此來毀掉霍思寧的前途,要不是最後發現使絆子的人是馮洋,恐怕霍思寧就要因此跟古玩鑑定這一門絕緣了。
經過這兩件事,霍思寧算是對這個馬立文的印象徹底跌入谷底。
國內專家就是被這些老鼠屎給敗壞了名聲,如今只要一提起專家,大家想到是就是“磚家”“叫獸”之類的字眼,缺失了尊重,多了質疑與鄙夷。
公眾對專家們說出來的話缺乏最基本的信任,誠信危機是國內權威部門面臨的重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