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達桑的帶領下,霍思寧一行人來到了一處酒樓。
所謂的酒樓,其實就是一個佛塔建築。
再往裡面走,踏過那木製的樓梯進到一間異域感十足的房子,才發現那屋裡居然就是巴達桑所說的酒家。
還真是酒家,只是這裡非常安靜,沒有一點酒店的吵鬧,窗外就是緬甸的熱帶叢林,看起來非常清幽雅靜。
這裡的飯菜味道也很不錯,而且考慮到霍思寧這一行人都是華夏人的關係,怕霍思寧他們吃不慣緬甸菜,巴達桑的款待非常周到,事先就與酒樓取得了聯絡,所以廚師做的不止有緬甸的特色菜系,還專門為他們準備了幾道華夏菜色。
雖然這些華夏菜並不是很正宗,但是能在異域他鄉吃到這樣的菜品,已經算是很難得了。
吃過飯喝著下午茶,霍思寧才抬起頭來微笑著看向巴達桑:“巴達將軍,我是一個直接的人,您有什麼事情就直說吧,我這人喜歡和爽快人打交道!”
一個賭礦專家,特別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賭礦專家,對緬甸玉礦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緬甸的礦脈,半數以上都是賭石專家們找出來的。
賭礦比賭石更為複雜也更為艱難。
玉礦在沒有被發現之前,就是普通山脈中的一層岩石,也許你曾經無數次路過那個地方,無數次將它踩在腳下,卻根本不會想到,在你的腳下就是一大片的翡翠。
賭礦專家們在賭到礦脈之後一般都會將礦脈銷售出去,因為他們沒有自己開採礦脈的實力,而且即使是他賣掉礦脈他也不會吃虧。
一位賭礦專家若能賭到一座玉礦,那麼他這一輩子的吃喝就不用發愁了。
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國內就出現過一位賭礦專家,拉了一個三十多人的團隊到緬甸賭礦,最終這位專家非常順利地賭到了一座大型礦脈並且賣了十五億人民幣。
這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事情,若是現在有人能賭到一座大型礦脈的話,賣出的價格就不單單是十五個億那麼簡單了,翻個幾倍都不是問題。
正是有了這樣的例子之後,緬甸的大家族也開始對賭礦專家的價值引起了重視,很多大家族都會高薪聘請或者培養一些厲害的賭礦專家,並且配合他們的團隊,讓他們來幫助自己尋找礦脈。
賭礦專家裡面,最有名的應該要數翡翠王馬昌盛馬老先生了。
當年五大家族裡面想要拉攏翡翠王的人不在少數,但是誰也沒能成功,最後翡翠王馬昌盛先生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選擇了與當時並不算特別有名望的扎頓家族合作。
馬昌盛先生一出手,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他就賭到了兩座不錯的玉礦,這兩座玉礦為扎頓家族提供了五年的開採原料,所獲得的利潤足夠支撐扎頓家族在緬甸十幾年的開銷。
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個玉礦,扎頓家族很快就嶄露頭角,以強勢的姿態進駐到了緬甸上層,成為了緬甸五大家族的成員,並且隱隱地還有超越巴達家族拔得頭籌的趨勢。
玉礦難賭,但是扎頓家族在賭礦一事上極為重視,在第二座礦脈也即將開採一空之時,他又明智地選擇了和翡翠賭王柳崇仁合作。
雖然不知道他們之間究竟達成了何種協議,但是柳崇仁與扎頓家族的合作,對巴達以及其他幾個家族來說,肯定是一場巨大而空前的考驗與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