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太太有些猶豫,但是想到家裡重病的兒子,她咬了咬牙,顫顫巍巍地將懷裡的那個木箱子掏了出來,遞給霍思寧。
古玩行的規矩,霍思寧並沒有貿然接下這個箱子,只是示意老太太將這個箱子開啟。
老太太大約也是在那幾個古玩店碰壁次數多了,這會兒也沒有了脾氣,霍思寧讓她開啟箱子,她就依言開啟了。
看到那箱子裡的東西,霍思寧倒是有些意外。
這箱子裡裝著一個盤子,這盤子不是別的普通物件,竟然是青花釉裡紅。
所謂青花釉裡紅瓷,是指在同一器物上,既有鈷料有銅紅料描繪或塗抹彩色,燒成後使釉下青花與釉裡紅彩同現於一器。
由於銅紅彩料對窯溫極為敏感,和青花鈷料在燒成過程中,需要的氣氛並不一致,所以要將二者一次性成功地、逞色鮮明地裝飾於同一器上,實屬不易,具有很高的工藝、技術要求。
因此,青花釉裡紅瓷一直被視為我國古瓷的名貴品種。
老太太手中的那件瓷盤,正是青花釉裡紅中最常見的一種,名為青花釉裡紅鯉魚盤,青花描水藻,紅釉繪魚紋,色澤鮮豔,十分綺麗。
不過,結合這老太太的話,再加上這青花釉裡紅瓷器盤子底部寫著的“大清雍正年制”銘款,霍思寧已經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了。
很明顯的道理,沈萬三是元末明初的商人,這盤子若真如這老太太所說是從沈家宅門裡出來的東西,又怎麼可能會標上雍正年制這樣的字眼?這不是明擺著蒙人麼?
霍思寧只看了一眼,就覺得這個盤子不靠譜,不過,本著不放過任何一個漏的想法,她還是決定再用天眼檢驗一次。
讓老太太將那箱子放在地上,霍思寧才從地上將那盤子拿到手中,這一看,霍思寧眼中就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這盤子上果然如她所料,沒有任何紫色靈氣,可見這東西就是一個現代工藝品,根本不是什麼沈萬三的遺物。
看到這兒,霍思寧頓覺興趣缺缺,正想將這箱子還給老太太,沒想到在拿起箱子的時候,卻聽到這箱子底下還有什麼東西在滾動,這讓霍思寧頓時一怔,下意識地就問道:“老太太,這箱子有隔層?”
那老太太抬起頭來,詫異地看了霍思寧一眼:“對,你怎麼知道?”
說著老太太就將箱子裝釉裡紅瓷器的上層給揭開,露出了裡面的另外一層。
在這個隔層裡面,果然還藏著一個物件。
這是一個紅色的圓筒物件,長寬高大約都在二十厘米左右,剛剛在這箱子裡滾動的,應該就是這個東西。
霍思寧頓時覺得有些奇怪,忍不住拿起來想要仔細打量。
沒想到,她這一拿起來,就看到這圓通嗎上浮現出了濃郁的紫色靈氣。
霍思寧壓抑住心跳,縮回了手之後就抬起頭來跟這老太太攀談起來:“老太太,這個東西您怎麼剛剛不拿出來啊,是不準備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