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有的人蠢蠢欲動躍躍欲試,若不是顧忌著那位宋先生沒有開口說不買,他們早就喊價了。
這也是古玩界的一個規矩,當有人在看東西的時候,除非他明確表示不要那件東西,其他人都不能隨便插嘴喊價。
那個宋先生顯然也明白這個規矩,但是他手中只准備了五十萬。
當初和小攤販商量好的價格就是一百萬萬,結果他自以為這攤販並不瞭解那對杯子的價值,想靠著幾句忽悠再壓壓價錢。
可是這個宋先生沒有想到,這個年輕攤販根本不賣他面子,不但將杯子的秘密說了出來,還毫不客氣地指責他的人品問題,這讓宋先生覺得又是尷尬又是惱恨。
古董交易本就是這樣,價格沒有誰能說得準,但是要達成交易,必須銀貨兩訖才算完成。
現在這小攤販不假辭色,宋先生想要再說攏這筆交易也得仔細掂量,而且顯然小販不好忽悠。
他微微思索了幾秒,眼睛骨碌轉了幾圈,才開口道:
“阿良,古玩可不是你張口一說就能上算的,真真假假誰能說得清楚。你這杯子又沒有經過專家鑑定,誰知道是不是真的宋代物件。”
“這樣吧,我再加十萬,你也應該知道,一件古玩要真的名副其實,沒有專家鑑定是賣不出去的。那十萬就當是你送到檢測中心花的鑑定費了,你看如何?”
這個宋先生說這話也不覺得害臊,人家一百萬的東西被他說成了五十萬也就算了,想撿漏這心理大家都能夠理解。
可是賣家都已經把這杯子的出處說了個明明白白了,他還想著要壓價,而且居然連鑑定費都要算到賣家頭上,真是好不要臉!
周圍的人都聽明白了宋先生的意思,臉上俱露出了不屑之色,霍思寧在一旁聽著,也不由得撇撇嘴也露出了幾分鄙夷。
“既然如此,那我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宋先生,咱們的這次交易取消,我這對杯子不賣了。”
那小販聽了這話,二話不說將那對夜光杯收斂到了一個木盒裡。
然後他三兩下攏起了攤子上的油布,連同盒子一起放到了身後的揹包中,也不管圍觀的眾人,直接站起身來就準備離開。
“你!”
那位宋先生沒有想到這小販居然一言不合就收攤走人,頓時惱羞成怒,臉色鐵青滿眼怨毒地看著那小販。
“哼,趙玉良,別怪我沒有提醒你,你那杯子沒有專家鑑定,根本賣不出去。你媽可是等著錢做手術呢,我倒要看,你能硬氣到什麼時候!”
趙玉良?聽到這名字,霍思寧不由得愣住。
她就說這個小販她在哪裡見過,原來是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