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洋這話如同潑了一盆涼水,將三個興奮不能自已的教授瞬間拉回了現實。
唐代越窯秘色瓷在古玩圈子裡一直就是傳說一般的存在,大家也只是從書籍資料中瞭解到有關的資訊,但是誰也沒有見過真正的實物,也就無從鑑定這東西的真假。
而影青瓷正是清代窯工仿照越窯秘色瓷燒製的,在外形特徵上的確跟越窯秘色瓷很像,所以馮洋的這個猜測也不無道理。
霍思寧哪裡不知道馮洋說這番話的意思,她笑了笑道:“你錯了!”
不等馮洋反駁,霍思寧繼續道:“首先,影青瓷的釉色介於青白之間,青中帶白、白中閃青,加之瓷胎極薄,所刻畫的花紋迎光照之內外皆可映見,因此才會被稱為‘影青’。”
“而這隻越窯秘色瓷則是‘青如天,明如鏡,潤如玉’,這其中的區別大了去了。”
“其二,影青瓷通常會採用刻花霍堆雕作為紋飾,而這隻秘色瓷通身光潔素面朝天,沒有半點花紋。”
“綜合這兩點就可以判斷出來,這隻茶盞與清代影青瓷只是顏色相近,其實沒有半點關係。”
當然,還有一個證據霍思寧沒有說,那就是,她用天眼掃視過去,這隻越窯秘色瓷上面紫氣濃厚,比她買的那兩隻康乾鼎盛時期的琺琅彩的濃度要多了好多倍,所以這玩意兒肯定不是清朝的東西,而是一千多年前的東西沒錯了。
馮洋冷哼一聲:“那你怎麼不說這是定窯?”
霍思寧搖頭:“定窯的物件有毛口和淚痕等特徵,毛口是復燒口部不上釉,因釉的薄厚不勻,在瓷器外壁多見淚痕,但是這隻碗釉質腴潤逛街,碗壁沒有任何多餘的雜質圖樣,與定窯的差距太遠。”
馮洋被霍思寧這一番搶白駁斥得面紅耳赤,噎得半句話都說不出來。
一旁的石慶雲忍不住一聲讚歎:“說得好!小姑娘年紀雖小,但是見識的確不一般。季老弟,我這回算是心服口服了,周老的眼光果然不一般,這小姑娘的確是個好苗子!”
季坤笑了笑,算是認同了石慶雲的觀點。馬立文縱然對霍思寧有意見,但是這會兒卻也不得不承認,這小丫頭的功底很紮實,比起他帶出來的徒弟要厲害多了。
發現一隻越窯秘色瓷,這事關係重大,就算是三個教授鑑定過後一致認定這隻茶盞確實是唐朝越窯,還是要經過更進一步的檢測才能填寫鑑定報告。
“去儀器鑑定室進行一下碳十四檢測,石教授你跟我一起過去。”季坤說道。
石慶雲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點了點頭。
這隻瓷碗太過貴重,走出這間監控室,誰也不能保證會發生什麼。
如果這碗最終的鑑定結果是真品的話還好說,若是贗品,指不定就有人會說是他昧下了東西。
瓜田李下,季坤不得不防,所以他請石教授一同前往儀器鑑定室,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證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