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遠的嘴角抽了抽,下意識地就回過頭瞪了霍思寧一眼。
霍思寧尷尬又不是禮貌地回了一個笑。
好在謝道遠不是那種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也沒去追問霍思寧這些古董箱子到底都是怎麼給弄回來的,直接就開門見山問道:
“那些竹簡呢?”
霍思寧忙給他指了指另一邊:“在那兒呢,我們專門清理出來了,給堆放在那邊的空地上了,回頭也好方便您跟釋善大師一塊兒參詳。”
雖然過了上千年,但一箱子竹簡的重量並不輕,十幾箱都是宮佑給搬過去的,謝道遠一過去,看到那些箱子裡的東西,率先就怔住了,眼皮狂跳,血液都有些開始沸騰起來。
哪怕這些東西還沒有上手,但他內心就已經生出了一種強烈的直覺,這些東西,絕對大有來歷!
謝道遠對佛法以及梵文研究不多,但是他對竹簡這一偏門的古董卻還是有研究的,因此,在看到這些尺牘後,他沒有過多遲疑,將其中的一箱尺牘給拿了出來,一一進行比對篩查,還將自己手中的各種專業工具都拿了出來。
不但將這些竹簡的各處細節都仔細地查驗過,還拍了照摳下了樣本,每一張竹簡的釉質以及色澤氣味他都小心摩挲,將他往日經驗中對東漢時期的竹簡進行比對,最後才得出了屬於他的結論。
“這的確是東漢時期的竹簡,而且是華國的製作工藝,這些竹簡,應該是本身就取自華國,而非來自古印度。”
謝道遠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霍思寧一愣,旋即就明白了謝道遠的意思:“您是說,這些竹簡上的梵文,有可能是在傳入華國之後,重新謄錄抄寫的?”
謝道遠點了點頭:“理論上來說,當時還沒有活字印刷術這種東西,只能進行人工抄錄,若真像你所說,這些是佛經的話,肯定也是需要專人進行抄寫的。”
霍思寧點點頭,知道謝道遠這話說的沒有錯,而且是不是謄錄抄寫的,又是誰抄寫的,這些都不重要,歸根結底,這些竹簡的確是東漢時期的東西,不管這些梵文寫的是不是佛經,光是竹簡本身的來歷這一點,就已經足夠價值連城了。
霍思寧難掩喜悅,謝道遠當然也知道霍思寧在帝都的那傢俬人收藏館很快就要開業的事兒,還準備等開業帶上他手底下的那些學生一塊兒去觀摩觀摩,如今看到這些竹簡,就能夠猜測到霍思寧的打算。
“這些竹簡,你是不是打算也放到你那收藏館裡去?”
謝道遠好奇問道。
霍思寧笑了笑:“沒人會嫌棄自己的收藏館裡珍品太多不是嗎?”
謝道遠看了看這箱子裡的竹簡,卻是有些皺眉:“但是這些東西破損太厲害了,這樣的狀態並不適合進行展出。”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
88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