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網上的關注點被轉移了,丁曄他們就不太高興了。
原因無他,這些網友們什麼都不懂,只知道湘躍高科實驗室投資巨大,再聯想到周春宇是因為實驗室大火才闖關的,就覺得這事也算情有可原,網上居然開始一邊倒的同情起周春宇來。
甚至還有人為湘躍高科實驗室打CALL,揚言要眾籌重建這個實驗室,不能讓這樣好的實驗室因為這樣的意外就被毀了。
這就讓丁曄這群人感到憤怒了,這些人可真是是非不分,莫名其妙。
霍思寧也在重新整理這些訊息,當然也關注到了事態的變化,表情也跟著冷了下來。
她手裡面就有丁曄曾經給她的一些關於張曉梅實驗室的資料,加上她是大V,在這方面自然要比丁曄他們,甚至張笑梅的實驗室官方微博還要更具有影響力。
所以,霍思寧動作飛快,很快就編輯了一條長微博,傳送了出去。
——實驗室的排名高低,不是依靠頂尖的實驗室器材,而是靠頂尖的團隊人才。
先為你們科普一下,蠶種選育這個生物科研專案的由來,這個專案,起源於一位考古學老教授,張秀春先生。
知道張秀春先生的人,就能知道馬王堆漢墓,也能知道馬王堆帛書。
當年湘省馬王堆辛追漢墓出土,張秀春老人也在,處理千年古墓絲帛,就是她的手筆,耗時了十多年,這位老人帶領的團隊,才將馬王堆帛書還原出原貌。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位老先生的女兒,張笑梅教授,在學生時代就受此啟發,有了研究漢代蠶絲的強烈念頭,並熱情地投入到了生物工程的學習和研究中來。
張笑梅教授從國外頂尖的學府學成歸來後,就開啟了蠶種選育這個專案,希望能夠透過生物工程研究,將漢代的蠶種重新培育出來,利用漢代的繅絲,來對當時的古代帛書和錦繡進行修復。
如果不懂的人,可以自行搜尋素紗襌衣,網上關於素紗襌衣的記載資料有很多。
說了這麼多,我要說的重點,其實只有一個。
關於蠶種選育的這個專案,是屬於張笑梅教授的。
某高科利用卑劣的手段挖角,威逼利誘將張笑梅教授手底下的團隊挖走,然後重金打造出某實驗室,以為這樣就能複製並且超越張笑梅教授,徹底奪走張教授手底下的研究專案?
這未免太可笑了。
沒有過硬的學識頭腦,只靠金錢堆砌,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這就是為什麼資本家永遠也無法取代高階人才的原因!因為資本充滿了銅臭味,只有智慧,才能永世傳芳。
這條長微博後面,霍思寧也學著瀟X晨報的作風,後面跟著九張圖片。
張笑梅工作室的正面照,張笑梅的照片,實驗室剩下的那些團隊成員的合照,還有實驗室的各種看起來並不新也並非高科技的實驗室儀器等等。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