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霍思甯越想越覺得這件事可行,先不說這松茸和松露的市場,只說這玩意兒的美味程度和要用價值,就絕對值得她大力一試。
松茸作為純天然的珍稀菌類,不光富含極高的蛋白質和十八種氨基酸,還含有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活性營養物質、不飽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類物質等稀有元素。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從松茸裡面檢驗出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抗癌物質——松茸醇。
據說當年廣島原子彈襲擊過後,在廣島能夠存活的唯一一種多細胞微生物就只有松茸。
所以松茸被東洋人奉為神菌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秋季食用松茸,具有強精補腎、健腦抗癌等作用。
至於松露,那就更不必說了,松露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與瓊珍靈芝林中靈併成為免疫之王,是提升人體免疫的最好食物,因此歐洲人將松露、魚子醬和鵝肝並列為世界三大珍餚。
松露的種類比較多,其中以F國的黑松露和意國的白松露最為出名。
白松露一般生食,磨碎後撒在義大利麵或煎蛋上。
也可以切成薄片加在肉裡一同烤制,或用來烤鵝肝。
有些意式乳酪中也新增了松露來增強乳酪的香味,但那是重口味的西方人才會喜歡的方式。
至於黑松露的味道,則沒有白松露那麼濃烈,可以做松露鹽或松露蜂蜜。
過去食用松露要先去皮,但現在一般的大廚都不這麼幹了,多是採用研磨的方式以避免浪費。
霍思寧記得很清楚,《舌尖》第一集裡面講述的就是一個雲省藏族姑娘和她的母親一起採集松茸的故事,也是從那個紀錄片裡面,使霍思寧對松茸有了一定的認知:
松茸是一種珍稀菌類,那個藏族姑娘母女二人奔波幾十裡山路,卻收穫甚微;
松茸很珍貴,一支松茸在店裡賣到800元,一例碳烤松茸,在酒店賣到1200元。
而同時,紀錄片裡面還提到另外一種比松茸更稀缺更珍貴的食材,就是松露。
松露比松茸的價格更誇張,好的松露在高階酒店供不應求,往往薄薄一片都是以上百美金計算。
沒有嘗過鬆茸和松露的人,可能會分不清這兩者有什麼區別,事實上這兩樣菌類是有著不少共同點的。
都是珍稀且不能人工養殖的菌種,都價格昂貴,保鮮時間都非常短,都是一般人難以享用到的珍饈美饌,屬於極端奢侈品。
但這兩者也還是有區別的,松茸濃香爽滑,口感像鮑魚;松露的氣味呢,有點難以形容,至少霍思寧覺得難以形容。
但這都無所謂,這玩意兒本來就更受歐美人的青睞,她要種植松露,目標也是打敗F國和意國,強佔歐美的松露市場。
這話要是別人這樣說,恐怕吳均就要覺得這人莫不是想錢想瘋了,腦子都不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