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裡擺放著一件色彩鮮豔、顏色絢麗的衣裳,一看到這件衣服,一旁的周世濤就忍不住發出了一聲驚呼:
“素紗襌衣?1
原本還在耳室裡其他角落裡忙活的眾人,包括謝道遠霍思寧在內,在聽到周世濤說到這個名詞之後,都不由得渾身一顫,猛地就抬起頭朝著周世濤這邊看了過來。
所謂素紗襌衣,考古界一直就流傳著它的傳說,這是七十年代初期在湘省馬王堆漢墓一號出土的一件國家一級文物。
這件文物之所以被稱之為神奇的傳說,是因為這件漢代出土的衣服非常特別。
這件衣服衣長一百二十八厘米,袖長達一米九,由上衣和下賞兩部分構成,面料為素紗,緣為幾何紋絨圈錦。
一件這麼大面積的衣裳,卻因為採用了絲縷幾位纖細的素紗,用料約為兩點六平方米的衣裳,重量竟然只有49克,還不到一兩,從而成為了世界上最輕的素紗單衣。
而這件衣服上還有西漢的印花織物,可謂薄如蟬翼輕若煙霧,無論是顏色還是質量,都代表著西漢初養蠶、繅絲和製造工藝的最高水平。
紗是華夏國古代絲綢之中出現最早的一種布料,是由單經單緯絲交織而成的一種方孔平紋織物,密度稀疏、孔眼充滿織物的表面,因而質地輕薄,被古人形容為“輕紗薄如空,舉止近若無”。
上乘的紗料,以蠶絲纖度勻細見長,古代的豪門望族,尤其是王孫世家子弟,最喜歡的就是在色彩豔麗的錦袍外罩一層輕薄透明的襌衣,使錦衣紋飾若隱若現,朦朦朧朧,不僅增強了衣飾的層次感,更襯托出錦衣的華美與尊貴。
有著輕柔和飄逸質感的紗衣,穿在女子身上,迎風而立,徐步而行,飄然若飛,極現女性的柔美。
也正是因為素紗襌衣的輕薄,使得這類物品反而是最難儲存的,尤其是距今一兩千年前的絲織物,基本上只要接觸到空氣,就直接化成了灰燼,根本就來不及儲存。
所以,整個華夏國考古了這麼多千年古墓,真正儲存下來的素紗織物,也就只有馬王堆的那一件素紗襌衣而已。
由此可以看得出來,這件素紗襌衣在考古史上的地位有多高了。
現在驟然聽到周世濤叫出這個名詞,眾人都是一陣驚愕,然後緊接著就是一陣狂喜。
如果,如果那個木箱子裡面裝著的,真是他們所瞭解的素紗襌衣的話,哪怕這件素紗襌衣只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東晉物品,哪怕這整個古墓裡面別的東西都毀壞了,只留下這麼一件文物,他們此行考古也已經是物超所值了!
因此,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忙活的物件,齊刷刷地朝著周世濤這邊靠攏過來。
那邊何局長和另外兩個負責噴灑保護膜試劑的考古人員,更是神情緊繃著,又是緊張又是期待地盯著這邊的情況。
但是,大夥兒還沒來得及高興太久,那邊周世濤就已經發現了不對勁,困惑地咦了一聲,然後皺緊了眉頭,納悶地道:
“等等……這衣服有點古怪……好像不是素紗製品……”
那邊石慶雲跟謝道遠也跟著察覺到了古怪:“這衣服……不是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