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周世濤對這幾張石門的處理,自然不能像之前油耗子開啟外室那張門那樣簡單粗暴。
畢竟如果石門被破壞了,石門裡面的門鎖裝置想要復原就難了,一千七百年的古墓,哪怕是一張門鎖,也是具有非常重大的考古價值的。
“老師,咱們從哪道門開始?”
霍思寧見到周世濤站在幾張石門前徘徊,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這幾張石門她都探過了,都是凹槽裝置,並沒有什麼機關連線,跟之前外室的那張石門的門鎖原理是一樣的。
不過她能夠感覺到,在這幾張石門後面,有一股十分強烈且濃郁的靈氣,這說明這幾張石門後面都隨葬了很多具有很久遠歷史價值的文物。
就連她都有一種非常想知道這幾個石門後面究竟藏著什麼東西的衝動,就更不要說這身後的一大隊考古人員了。
當然,霍思寧和這些考古人員的心態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她只是想知道,這個古墓裡面究竟是藏著什麼古怪的東西,能夠讓那個藤原青浦費盡心機也要找到。
“先開耳室吧。”
再三琢磨過之後,周世濤還是下了決定,衝著一旁的石慶雲道。
一個墓室,最重要的是兩個地方,一個是主墓室,還有一個就是隨葬坑。
主墓室裡面的東西當然是最貴重的,同時還有墓主人的棺槨,是能夠確定墓主人身份的關鍵所在;
隨葬坑則是墓室的精髓所在,整個墓主人所在的時代,還有記錄墓主人這一生的物件,都在這個墓室裡,這些東西對考古團隊來說,是具有最大的歷史研究價值的文物。
至於耳室,作為墓室的廂房,放的往往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日常用品,比如衣服鞋子或者痰盂之類的物品,在下葬的時候,可能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但是若是能儲存上千年,那也不乏值錢的物品。
當然,相對於主墓室和隨葬坑,耳室裡面的東西那就不夠看了。
這也是周世濤為什麼提出先開耳室的原因,先易後難,要接受衝擊,也得一步步來,周世濤覺得這樣循序漸進,可以讓考古隊的工作人員能夠慢慢進入工作狀態,而不至於因為太過激動興奮而出岔子。
因為之前謝道遠帶著丁亮霍思寧下古墓探過一回了,拍攝到的影片也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所以這一次下墓,考古隊那邊找來了一個專門研究古墓葬石門的專員,下了古墓之後,那位隊員看過石門之後沒多久就破解出了這幾張石門的開門密碼。
確認門鎖密碼的確沒錯,那邊周世濤才同意開門:
“大家把防毒面具都戴好了,一會兒開門之後,大家都退遠一點,讓裡面的空氣流通一會兒再進去,不急著這一時半會兒。”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