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這也不能幹,那也不能幹。
對於朝中的大臣,說實話,以前他還能勵精圖治,對每一名官員的優缺點,都能有所瞭解,甚至,把這些官員的優點缺點都掛在屏風上,經常時不時看一下,對於表現好的,予以擢升,對於表現不好的,予以貶斥。
但現在嘛……
他已經完全沒有了那個心情,或者是精力。
年紀大了,是一方面;心中鬆懈了,覺得無所謂了,又是另一方面。
因此……
到了這一年,李二也是很認真地對李重道:「你說,如果讓太子全權代理國事,會如何?」
所謂全權代理國事,就是他真的什麼都不管了。
不管是官員任用,乃至於軍國大事,他都不管。
李重聽到這,也是心中一驚。
然後很是氣死人不償命地道:「我不信陛下你能有這樣的覺悟。」
李重這話一說。
搞得李二都不知道接下來要跟他說些什麼。
當初,玄武門之變,是他逼著太上皇冊立他為太子,然後再逼著太上皇把所有國家大事都交由他去全權處理。
他自然不希望,自己後世的子孫也像自己這麼做。
所以……
如果他能主動讓位,當然,這或許只是他自己的美好幻想罷了。
不過……
這至少算是一種贖罪。
他是考慮了很久,才跟李重這麼說的。
結果……
他剛剛說完,李重便這麼說。
你讓他接下來該說什麼才好。
不過確實!
李重說得也對。
古往今來,根本沒有哪個皇帝能有這樣的覺悟。
除了他李世民。
然後,李二便深吸了一口氣,又長長地呼了出來,等平復完了自己的心情。
這才道出心中的無奈:「我的精力一天不如一天,對那些國家大事,也不太想上心了,我覺得都是你給慣的。貞觀以前,房玄齡的功勞最大,貞觀前十年,魏徵的功勞最大,而在魏徵死後,你的功勞最大。尤其是如今大唐之所以能如此太平,你的作用不可忽視。可也因為這樣,你讓朕沒有了目標。」
「大唐今後要變得如何,全在你的腦海中,朕就只是個陪襯。」.
擺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