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
松贊干布被押送到長安。
李重也去看了。
畢竟……
這慶功宴還是要參加的。
一起回來的,還有蘇定方、李淳風、李靖、牛進達。
李二對四人都進行了封賞。
軍功最大的,自然是蘇定方、李淳風,其次是牛進達、韓威,最後是李靖。
由於李靖根本也沒有做什麼,就賞賜兩千段了事,而且還是看在他在鄯州屯田屯了兩年,卓有成效的份上。
不然肯定沒有兩千段那麼多。
最多可能只有幾百段吧。
其他士兵,也分到了不少的牛羊作為賞賜。
除了李靖,幾乎每個人都升了官。
而既然是慶功宴,那當然,必須得喝喝酒、吹吹牛,說說這仗到底是怎麼打贏的。
為此,火炮的名字,也是第一次出現在大唐群臣的耳中。
當然!
這一次的勝利,可不僅僅只是依靠火炮的威力。
其實……
更關鍵的,還是戰術的勝利,以及,由於事前準備十分充足,所以,真要說的話,李重的功勞也不少。
李淳風見賞賜的時候,都好像沒念李學士的名字,因此也是站起身來,為李重請功。
蘇定方也站了起來,說他的戰術,
其實也有李重的功勞,畢竟,一開始李重就說了一個大致的想法,他只不過是作為執行跟完善這一戰術的那個人罷了。
李重只能是讓他們別添亂,畢竟……
他有沒有功勞,有多少功勞,難道陛下不知道麼?在你們回來之前,陛下早就已經對我賞賜過了。
兩人這才坐了下來。
之後第二天……
李二又單獨參觀了火炮發射。
這東西,要是運氣好的話,一炮就能打穿十幾排的縱隊。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個東西,蘇定方才能以極少的兵力,不但守住關鍵的隘口,甚至,還能一步步地向前反推,把敵人逼入死角。
李二看到這東西,用手摸了摸。
心想著,李重為什麼一開始不拿出來?
這傢伙,說不定還藏了很多的東西。
他是不是想像魏徵一樣?
這裡人多,所以李二也就不當場質問他了。
不過,這事後,必須問一句。
所以說……
這自古以來,帝皇都一個樣。
不過李重也已經早看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