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宇宙的時代基本可以劃分為“基因時代”、“神·暗位面時代”以及後面出現的“次生物時代”。
基因時代的代表作就是“超級戰士”,他們的巔峰時刻就是神河文明未造神之前的時代。
第一代的超級戰士,只是單純的基因強化,能讓生物獲得遠超同類的身體素質。
第二代超級戰士,基因引擎的誕生,讓生物獲得了神奇的力量,飛天遁地,操縱風火雷電,壽命也突破自然生命的極限,開始長生。
但超級戰士雖好,但並不是沒有缺點。
首先,生物的基因強度是有極限的,不可能無限強化。
除非生物本身願意將自己改造得面目全非,變成帶著鱗甲的怪物之類的生物,否則肉體的機能強化就到此為止。
其次,生物個體的基因承載是有上限的,越強大的基因引擎,所造成的基因負荷就越大,因此多基因引擎並不實用,多能力的超級戰士,能力強度也就越低,於是強大的二代超級戰士都是隻有一項能力突出。
最後一點,也是超級戰士最致命的一點:他們會死!
死亡後的超級戰士,只會化作一捧黃土塵沙,什麼都不會留下。
但“暗位面”的出現,改變了“超級戰士”的命運。
暗位面,起源於神河文明的一場試驗意外,神河文明的科學家發現,他們竟然能將物質能量匯入一個介於真實與虛幻的空間中。
經過大量試驗,他們發現這個空間可以承載小宇宙,將大量物質能量匯入這個空間,可以在裡面建設起一片獨屬於自己的物質宇宙。
這項技術,被神河文明稱之為“暗位面技術”。
但很快,關於暗位面的技術發展就遇上了瓶頸,一方面是因為暗位面的建設成本十分巨大,另一方面,暗位面物質轉換的消耗很大,根本無法當做便攜的空間裝置使用。
直至“超級戰士”的升級遇上了無法逾越的桎梏,神河科學家們才想起了這項技術。
將龐大的宇宙工程裝置建設在暗位面,透過輸出埠連線在超級戰士身上,例如:在暗位面打造一個大型能量護盾裝置,在超級戰士體表隨時生成一個能量護盾。
一個小巧的生物個體單位,瞬間就成功擁有了星際戰艦的防護能力......
於是,第三代超級戰士應運而生,他們就是“神”的最初版本,應用了暗位面技術,可以隨心所欲從暗位面內調取各種工程裝置的力量。
隨著第三代超級戰士的誕生,神河文明的科學家們開始提出了更加瘋狂的設想,既然能把武器裝置搭載到暗位面就能讓超級戰士擁有堅不可摧的破壞力,那麼其他技術呢......
基因修復裝置可以治病療傷,理論上可以不斷修復細胞損傷,如果搭載到暗位面,是否可以打造出“永生”的超級戰士?!
如果將神河文明知識庫中的所有知識,也輸入暗位面的資訊儲存中樞,豈不是可以造出“全知”的超級戰士?
如果將各種技術裝置都搭建在暗位面,能否令超級戰士擁有“全能”的能力?
結合了“永生”、“全知”、“全能”三位一體的超級戰士,它會被稱為什麼......
神!
從此,超神宇宙進入到了“神·暗位面”的時代!
而在這漫長的歲月中,“神”,一開始是沒有等級劃分的,是凱莎給“神”劃分了階級層次。
一代神體,擁有暗位面能夠“永生”的超級戰士。
二代神體,在一代神體的基礎上,暗位面拓展到一定程度,能力強大的超級戰士。
三代神體,結合“永生”、“全知”、“全能”,三項一體,個體的暗位面足以媲美一個文明的存在。
所以,三代神也被稱作一個文明的主神,他是匯聚了一個文明的精華所締造的科學結晶,即便文明隕落,只要“主神”還活著,這個文明就擁有重新崛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