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聽她說要質量好的,還笑話她:你是頭一次做買賣吧?一聽你說的這些話,就知道沒有摸清這個行業的門道。
你要清楚,你是賣衣服的,不是買衣服的。擺攤本身檔次就比較低,它面向的客戶就是那些掏不起錢的窮人。
賣質量那麼好的衣服得穿多少年?質量好的不見得賺的就多。她兩三年買不了你幾件衣服,那還怎麼掙錢?不掙錢的話,你在那裡瞎折騰什麼?
“你得看看你要多少貨,多了肯定會給的價格合適。不過有句實話得說在前頭,我家的衣服質量好,價錢上即使是再便宜,也會比別家高出很多去。你要是接受不了,可以再轉轉其他地方。”
“不轉了,看重的就是質量好。”
江曉雲做的是長久買賣,質量不好的東西掙個快錢合適,長久不了的。
不過她第一次擺攤賣衣服,還不清楚集市上的銷售流量究竟有多少,也不敢進太多的貨。選了幾種樣式比較新穎的,還有一些大眾的,剩下的就得看看那些斷碼處理的貨了。
貨源進來了,擺攤的地方也找好了,江曉雲跟她沈林進請假說明了情況,他倒是很支援她搞事業,立馬批准了。
江曉雲剛把貨架子擺好了,準備把衣服拿出來展示的時候,周圍的幾個小商販目光不善的走了過來。
“今天頭一天趕集吧。”
江曉雲的確是第一天擺攤沒錯,但是這幾個人來者不善的態度,她並不感到陌生。
顯然,他們瞧著她是個女人,又是個新來的。這是打算欺生呀!
“是誰說的同行都是冤家了?我看你們幾個挺齊心協力的。”
這三家都是常年擺攤賣衣服的,不過種類不同。分別是賣男裝,女裝,中老年的。對應他們的客戶種類不衝突,那就沒有利益上的糾紛。這才形成了長久以來的三足鼎立局面。
現在江曉雲這個賣女裝的來了,勢必會打破其中一方的利益,出現了矛盾就不容易再維持原來的局面了,所以他們三人時常一致排外,不允許任何賣服裝的在他們周圍擺攤。
“那是當然了,我們幾個在這裡共事十好幾年了,大傢伙都遵循著規矩,自然是齊心協力了。”
“什麼規矩?”
有兩個男的掀開了包袱,看了看衣服的款式,摸了摸布料的質量,當即變了臉色。
“這裡不允許擺攤,等會兒還有別的人來。”
“你說的是擺長攤人的吧?”
“看來你不是什麼也不懂啊!”
那是當然了。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江曉雲提前好些天考察過。這個地方一直在空著,根本沒有誰來擺攤賣貨。所以他們這是看她孤身一人來擺攤,還又是個新人,想要詐呼她。不費吹灰之力的轟她走。
“就是因為懂,所以才提前打聽過了。你們心裡究竟揣著什麼樣的想法,我明白。”
“既然明白,那還不快點走,別等會兒動起手來,你這小胳膊小腿的承受不住。”
話已經說到了這裡,他們也把粗壯的胳膊給亮出來了,一個乾瘦的婦女再怎麼彪悍,也該懂得這個時候快點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誰知道她竟然說道,
“你們以為我敢來這裡擺攤,就沒有做準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