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先生,請問是什麼問題?”
對掌握了資本力量的陸毅,魯珀特教授不敢擺譜託大,態度顯得很是禮貌友好。
“等離子體湍流模型出現導致仿星器控制方案達到最優後,仿星器最大的問題就剩下第一內壁材料的問題。”
身為一位科研人員,英語幾乎是必備的,陸毅用著熟練的英語說道:“在研究第一內壁材料過程中,我們發現奈米陶瓷材料很適合應用到第一內壁中。”
“不,陸,奈米陶瓷材料並不適合,它的導熱性太差了。”
話題正式轉到學術問題上,魯珀特教授又恢復了科學家的嚴謹,暫時忽略陸毅的身份,說道:“直面等離子體能量會在上面積累,不用多久時間溫度就會上升到材料的承受極限,從而產生開裂,崩碎,乃至融化的現象。
開裂崩碎掉下來的奈米陶瓷材料被捲入等離子體中,會對等離子體產生嚴重汙染產生停堆,甚至有可能發生反應堆爆炸。”
“那碳奈米材料呢?我記得以前科研界曾經把石墨用作第一內壁材料,但因為碳氫反應產生甲烷的現象被淘汰了。
不過最近我在研究碳奈米材料,發現碳奈米管材料或者石墨烯材料並不會和氫氣發生反應,而是轉向氫儲存,我想如果事先讓碳奈米材料的氫儲存到飽和,那這個現象就不會造成影響。”
陸毅循循漸進地說道:“真空下的碳奈米材料熔點高達3000多攝氏度,因為不是金屬沒有金屬鍵,碳核更加穩定對中子撞擊抗性很好,抗中子輻照效能優良。
另外碳奈米材料自身也具備修復性,中子輻照造成的損傷會自我修復,這表現出來的種種效能無疑會很適合用作於第一內壁材料。
不過它的導熱效能太強了,直面等離子體產生的溫度會快速傳導到後方的鋰增殖包層,從而引起鋰的汽化。
我想請教魯珀特教授的是,馬普實驗室有沒有進行過相應的研究,那就是把碳奈米材料和奈米陶瓷材料結合起來,用碳奈米材料作為內壁,後面加多一層陶瓷材料作為緩衝。
如果有的話,我想知道下溫度資料以及它們對DT聚變的高能中子的抗性資料。
我這邊對明日仿星器的研究還不算透徹,目前還在研究等離子體約束,還不敢隨意進行實際聚變試驗,並不能獲取到這方面的資料。”
“陸,你這想法太驚人了。”
腦海中仔細推導陸毅的這個想法,魯珀特教授驚歎道:“我們並沒有進行過相關試驗,不過我想我們可以試驗一番。”
魯珀特教授和陸毅聊了幾句,神情有些激動的結束通話電話,轉過頭對自己的助手喊道:“艾迪,我這有一個想法實際試驗下。”
“教授,是什麼試驗?”
正在對示範堆專案進行資料審查的艾迪轉過頭好奇的詢問,他已經很久沒見過魯珀特教授這麼激動興奮的神情了,就連上次螺旋石仿星器7X等離子約束時間突破一小時都沒見這麼激動。
因為能有那個時間,主要功勞是等離子體湍流模型的。
當時他們馬普實驗室還打算截胡,但耗費了大量資金外加兩位菲爾茲獎得主還是被陸毅領先了,這極大削減了魯珀特教授的興奮程度。
“把碳奈米材料和陶瓷材料結合起來,碳奈米材料做第一內壁,陶瓷材料做溫度緩衝層,看看這樣的複合結構能不能做為仿星器第一內壁。”
魯珀特教授神情激動的說道,他多年的經驗告訴他這個想法應該沒問題。
如果確實可以充當仿星器第一內壁,那毫無疑問那個加工精度極高,造價昂貴的活動陶瓷夾層就可以淘汰掉,這能為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剩下大量的成本開支。
“是,教授。”
艾迪也看出這個想法的潛力,情緒有些激動的轉身準備著手進行試驗。
“不行,我要寫個彙報申請,暫時停一下示範堆的建造,如果這個想法可行,那之前的設計結構無疑要淘汰了。”
看到自己助手準備去進行相關試驗,魯珀特教授想起透過了方案設計已經開始建造的示範堆,連忙往自己的電腦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