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雖然不是10年、20年前各地瘋狂追逐投資商的時代,但只要不是那些落後、過剩、高汙、高耗能專案,還是能夠受到一番禮遇的。
要是僱工再多些、投資再大些、國際影響再高些,引來好幾個城市的瘋狂爭搶也是妥妥的。
像是鴻海集團的新廠專案就因為僱工多而被好些個地方爭搶;而動輒投資幾十億美元、僱傭大量高素質職工,能有效拉動地區房價的半導體制造業,各方瘋搶的力度只會更大。
所以大唐電子這邊剛剛做出決定,打算和星空共同研製先進裝置為基礎投資新晶片工廠,立即就有各路人馬殺將過來,打電話、發郵件、上門拜訪,擺事實講道理拉關係曬補貼,手段齊出只為把這個工廠拉到自家地盤上。
雖然和專業晶片工廠的高額投資相比,新的晶片工廠目前公佈的產能和投資總額都不算高,可總投資也絕對超過十億了;畢竟半導體產業隨便一臺裝置都是價值上億元的,更何況這是星空集團也參與的專案,隨後的配套工廠也絕對不會少。
就比如,當初沒人在意的資料中心專案,當初天南省引進之後,全省本來富裕的電力沒多長時間就不夠用,又陸續上馬了多個水電專案,如今只是一個資料中心的投資都超過十億元了,輻射的產業鏈也不少於這個專案,每年的電費都不是少數,提供的就業崗位則更多。
隴西省的資料中心,同樣是不下於這個數目的投資,另外還有風電、太陽能等專案;基本上起初都是沒有人會注意的專案,誰也不知道陸陸續續的投資額會這麼大。
半導體專案更不用說了,江南省憑藉著地理優勢,當初爭取到星空大唐合資的第一個專案之後,只是一個“周天”通訊晶片的出口額就超過百億元了。
這一次,星空和大唐是在光刻機領域進行的合作,此外還有中芯的專家支援。
哪怕現在各個大國之間已經開展有限的合作了,但是類似euv極紫外光刻機這種產品老美也還是限制著不讓asml公司往上合組織成員國賣,其他先進配套裝置大致也是如此,導致星空集團現在是想花錢也沒地方花,而現在不論是最新品的電子裝置還是核聚變專案以及太空電梯專案,對於晶片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
英特爾哪怕擁有著更先進的技術,但是因為資本家的利益,現在寧可是慢慢的擠牙膏,這迫使星空集團只能進行自主產品升級。
光刻機的工作能力決定了晶片的工藝製程,而作為“雕刻”晶片電路的那把“刀”,蝕刻光源的波長嚴重影響它的加工能力。
目前國際上主流的光刻機普遍使用193奈米波長的紫外線光源,其之所以能夠加工65、45甚至最高14奈米的矽晶圓;因為使用了折射率更好的鏡頭,並且把矽晶圓浸泡在高折射率的浸沒液體裡面,因此稱之為浸沒式光刻系統。
而現在最新一代的光刻機則使用波長135奈米的極紫外線作為工作光源,這將半導體制程直接推進到了10奈米以下,唯一的問題是波長越小、光子的能量就越大,相應的穿透作用、電離作用也就越明顯,像是有用又有害的x光就是波長小於10奈米的電磁波。
現在的情況是光源造出來了,但是配套的掩膜、覆膜材料卻因為資本利益的限制,而沒能跟上,導致下一代光刻始終無法實用化;東瀛、美國、歐盟的相關集團實際上已經都有了下一代的技術,但是現在因為資本的利益,仍舊是在產品上進行逐步升級,賺取大量因為更新換代而產生的利潤。
因此比如英特爾,早在幾年前就號稱要進軍10奈米,但到現在還像是毫無聲息,前不久英特爾推出了ivybridge處理器,才終於將製造工藝從32奈米提高至22奈米。
而此時,大唐電子和星空集團合作的龍芯系列已經準備在下半年釋出的,已經是16奈米的製程了;並且宣佈將會在兩年內將製程推進到10奈米。
16奈米實際上已經把現在大唐電子的技術儲備耗盡了,現有的光刻機也不支援更進一步了,最多也就是達到14nm。
而新一代的光刻機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是進口不來的,這就需要星空的實驗室進行多方面合作共同研製了。
所以現在進行新工廠的建設,但是投產時間可就不好說了。
不過對於地方上來說這都不重要,不論它將來能否發展壯大成為一家一流晶片廠,只要投資落地就是順利。
這樣的專案不管成功與否,都能起到鍛鍊隊伍的作用,畢竟高標準無塵廠房建設與高精密裝置安裝還是很難得的,特別是這個掏錢的人還不是自己,那就更加值得爭取了。
當然,要是星空集團也學某些企業,要求地方提供大額配套,甚至還要求貸款墊資自己只提供一套牌子,最終卻快快樂樂玩起了房地產,肯定是不行的。
“這位是萊斯利博士。”
“這位是萊納德博士。”
楊伊聽著介紹,一一微笑著握手,然後笑問道:“兩位是夫妻嗎?”
“no!我們曾經……後來……”
萊納德語無倫次的辯解著,楊伊好笑的點了點頭,大部分的科學家的交際圈子實際上挺窄的,一般夫妻大多都是同行或者學生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