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軍震怒,樓謹則“自請”去軍營,只帶了兩百親衛,就去了邊城。
樓謹大概就是天生的將軍,善於用兵,還身先士卒。
他帶著他的親衛,在邊城,硬是重創了柔然的一千敵軍,繳獲了大批的戰馬。
一戰成名,樓謹用實力證明他就是樓家最合適的繼承人。
看到兒子如此優秀,老將軍的怒氣也就消了:不就是女人嘛,兒子喜歡那就隨他。
武將家,本就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規矩講究。
且,樓家的立足之本是軍隊,是能夠打勝仗的將軍,聯姻什麼的,反倒不是那麼的重要。
當然,再沒規矩,老將軍也不能同意讓兒子娶個奴婢,他做出的最大退讓就是暫時不會讓兒子娶妻。
老將軍的計劃是,兒子對那通房正是上心的時候,強行拆散,勢必會讓他愈發割捨不下。
索性就讓他們先在一起,也不逼著兒子娶妻。
等過幾年,淡了下來,又有合適的門當戶對的小娘子,再說親事也不遲!
反正兒子是男人,拖得起!
只可惜,老將軍沒能活到給兒子求娶名門貴女。
而老將軍病逝後,樓謹也沒有扶正那通房。
或許如老將軍預想的那般,幾年的時間,讓樓謹厭棄了對方。
自此,樓家再也沒有了那通房的蹤跡,只留下了大郎這個兒子。
樓謹沒有娶妻,也沒有其他的庶子、私生子,大郎便是樓謹唯一的兒子。
是以,樓謹對大郎十分上心。
樓家上下,都看樓謹的臉色,他疼兒子,眾人也就把大郎當做小祖宗。
崔太夫人一心想要討好繼子,便主動請纓,幫樓謹照看大郎。
不過,樓謹對繼母始終有戒備,並沒有把兒子交給崔太夫人。
還是最近兩年,天下動亂,樓謹率領大軍,想要在亂世中創出一番事業,且陣前危險,不好帶著孩子,樓謹這才將大郎暫時託付給了崔太夫人。
崔太夫人對大郎無微不至,細緻周到,甚至是百、依、百、順!
不過兩年的時間,原本只是頑皮的大郎,直接被崔太夫人“寵溺”成了人嫌狗憎、天怒人怨的熊孩子。
七八歲的庶子,還作天作地、不服管教,呵呵,就算樓謹有兵、有權勢,也不會有哪個疼愛女兒的世家願意和他結親。
崔太夫人:……這也不算什麼陰謀。
作為祖母,隔輩親,疼愛小孫子,簡直太正常了。
怎麼能夠算是“捧殺”?
京城這樣的老祖母多著呢,難道各個都是黑心腸的毒婦?
提到大郎,崔太夫人的思緒便有些翻湧。
她面兒上卻沒有絲毫表露,依然是個端莊中又透著些許慈愛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