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裝樣子,那倒沒有,畢竟在這裡,他也不需要裝給別人看,只是目前來說,他還需要父皇的扶持,需要父皇幫他順利的安穩的登基,繼承皇位。
於公於私,他都不希望承平帝死的太早。
“殿下,陳公公已經安排人去重山鎮了,陛下還賞給靖安侯一枚三黃李!”南盛輕聲說道。
雖然現在承平帝還沒有將皇城完全交給太子,但太子已經能插手皇城內的事情了,如寢殿發生的事情,都瞞不過太子的耳目。
所有人都明白太子就是未來的新皇,皇城內的太監宮娥也都很清楚,所以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巴結南盛,為南盛提供訊息。
太子神色收斂,微微頷首。
他對承平帝賞賜給楊正山一枚三黃李並無什麼意見,三黃李對武者來說是一種難得的資源,但對他來說其實不過是一眾賞賜給臣子或族人的物件而已,與金銀珠寶無二。
“靖安侯的奏摺呢?”
南盛連忙將楊正山送來的奏摺找出了,這份奏摺之前太子已經看過了,不過只是簡單的看了一遍,然後將千里鏡與蜂王蜜送到了司禮監去。
主要是這段時間為承平帝獻寶的臣子不少,各種稀奇古怪的寶物數不勝數。
臣子想要表忠心,太子也不能攔著,所以像這樣獻寶的奏摺,他都只會隨便看一眼,就送去了司禮監。
只是獻寶,不涉及朝政,他自然不會特別的關注。
如今見楊正山送來的蜂王蜜有效果,他才會想仔細看看這份奏摺。
其實楊正山的奏摺寫了很多東西,特別是關於千里鏡和蜂王蜜的描述。
蜂王蜜的描述無需多說,都是楊正山編的瞎話,只說是在千重山中無意中得到的,並沒有太多的解釋。
倒是這千里鏡,楊正山詳細的講述了千里鏡的用處。
等太子再次看完這份奏摺之後,頓時對千里鏡來了興趣。
“那千里鏡呢?”
“靖安侯送來了十個,陳公公取走了一個,剩餘的九個都送去內倉了!”南盛說道。
內倉也就是皇城內的倉庫,分為瓷器庫、緞庫、燈籠庫、米糧庫、蠟庫等等,其實就是皇城內的物資倉庫。
內倉不是皇帝的私庫,皇帝的私庫存放的都是一些值錢的,有用的好東西,最起碼也是金銀。
一些亂七八糟的物件是不會進皇帝私庫的,而是會交給內倉處理。
顯然,無論是南盛還是其他人,都沒有重視千里鏡。
“取一個過來孤看看!”太子吩咐道。
片刻之後,南盛就將一個千里鏡呈在太子面前。
太子拿著千里鏡擺弄了許久,東瞧瞧細看看,時不時還露出驚訝的神色,而且他還拿著楊正山的奏摺看了數次。
大概過去半個時辰,他才一臉驚奇的說道:“此物於戰事有大用!”
楊正山在奏摺中就有詳細說過千里鏡的用處,不過只看奏摺太子並無準確的概念,唯有拿到實物,親自使用過,太子才明白楊正山所說的那些用處是什麼。
要說千里鏡有什麼用處,最直接的就是觀察敵情,兩軍對壘,使用千里鏡可以讓斥候更仔細的觀察敵軍的情況,比如敵軍的數量,佈置等等。
同時也能讓主將更清楚的觀察敵軍的行動,在野戰時可以做到先敵一步。
可以說千里鏡是一種很實用的戰爭輔助器材。
雖然不能直接提升軍隊的實力,但有利於戰場上對敵情敵況的掌握和監控。
“把剩餘的千里鏡送去兵部和五軍都督府,讓諸位大人研究研究!”
太子沒有上過戰場,可不代表他沒有軍事能力。
恰恰相反,作為皇子,他受過良好的教育,儒釋道、兵家、法家等諸多經典,他都有涉獵,只是不專精而已。
千里鏡的用處,太子還是能看出一二的,因此他對千里鏡也就重視了幾分,再加上楊正山這個戰場名將的推薦,他便將其推薦給兵部和五軍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