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沒想到岳飛能主動請戰,心裡非常高興。隨即任命岳飛為先鋒,率部與敵軍大將馬進在兩淮地區展開激戰,之後又在玉隆龍關和筠州兩地被岳飛打得大敗虧輸,被殲滅李成部眾五萬餘人。
接著在以後的幾個月裡,張俊又在黃梅和六安一帶與李成再度展開大戰,其部將孫健和馬進先後被殺,至此這股叛匪傷亡慘重,已是無力迴天了。
李成見大勢已去,只能領著殘兵敗將向北方逃竄,投靠了金人扶持的兒皇帝劉豫,成為偽齊集團的重量級人物。
據記載李成能開三百斤硬弓,背插雙刀,勇武強悍,且打仗時身先士卒,深得士兵擁戴。這些表象明顯就是大名府兵馬都監李成無疑。
相傳他待士兵如兄弟,知道士兵有病,必親往探視。這雖然是他刁賣人心的手段之一,但卻非常有效,手下士兵感恩戴德,拼死效忠。使其戰鬥力不斷增強,是孔彥舟的逃跑主義不可相提並論的。
若論資歷,李成年輕時就任北京大名府兵馬都監。在兩淮地區也曾掌握著幾十萬兵馬,比起無賴出身的孔彥舟有著天壤之別,難怪李成對他不屑一顧,是壓根兒就看不上眼兒。
李成心裡清楚,這次出征東平,就是孔彥舟從中使壞,卻絲毫沒有辦法。皇命難違呀,誰讓當初投奔了人家劉豫的,吃人家的飯,就得聽人家調遣。
姓孔這段時間先後調兵六七千人,能跑回來的,包括傷兵在內也不過一千餘人,還傷亡了四員將官,我這次出兵人數不能高於五千,否則勝之不武。
劉豫的金口驢牙一出,知道難以更改,又問他需要帶多少人馬出征?
他只得驅步上前說道,“臣李成接旨,皇上若使微臣為將,只需五千人馬足矣,將只需部屬蔣白二人即可。”
這是一方面趁機向劉豫為部將討封,第二是在打孔彥舟的臉。
劉豫沒想到李成這麼痛快就答應了,非常高興,“李將軍神勇,天下皆知。此次南征必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他日剿滅徐朗等人,得勝還朝之日,寡人必親自為卿家接風洗塵。兩位部將即刻加封為五品將軍,待日後奪取青州、東平,實授二人統制之職。”
”謝陛下隆恩,臣馬上去準備調兵遣將等事宜,暫且告退。”
李成回到家裡仍然氣憤難平,大罵孔彥舟是卑鄙小人,潑皮無賴。同時派人找來手下白勇,蔣存良二人,告訴他們事情發生的經過。
”二位現在已是將軍身份,待這次拿下東平和青州,你們就是那裡的武官之首。這一次我們只能放手一搏。一則為我們自已功名而戰,二則就是為了打孔某人的臉,也好把皇家丟盡的臉面再揀回來。”
蔣存良說,”孔彥舟雖然無能,但是宋營徐朗等人的能力確實不容小覷,聽說他身邊有幾員小將,個個武藝高強,尤其是他身邊軍師麻英才足智多謀,與他前任一樣,善用火攻,不可不防。”
”老蔣,莫要長別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一群烏合之眾,只配與孔彥舟相搏。今有大將軍出馬,何足懼哉!他日出兵南下,白勇請為先鋒,先殺殺他宋軍的銳氣。”
李成搖搖頭,”白將軍不可,自古輕敵者必敗,既如此,如何放心讓你去做先鋒,還是蔣將軍更為妥帖。”
白勇一聽就急了,”將軍不可,末將只是閒來日久之故,若真是行軍打仗,屬下唯大將軍馬首是瞻,絕不敢擅自行動。”
李成點點頭,”這還差不多,即如此,尚知為將之道,但你勇猛有餘而謀略不足,我還是不放心,給你派個校尉當助手,宋禮辦事兒穩重,有些謀略,遇事多聽聽他的意見。”
”謝謝大將軍恩寵。”白勇興沖沖的走出將軍府。
話說這一天,三更造飯,五更時分人馬集合完畢,李成頂盔掛甲,腰懸寶劍,背插雙刀。手下十幾員將校一字排開。
李成馬上高呼,“白勇將軍何在,令你帶兩千人馬為前部先鋒攻打平陰縣,爭取在下午到達平陰,二話別說,給我三面圍城,爭取一戰成功,平陰雖小,徐朗等人必然增兵防守,不可輕敵。”
“得令”,白勇雙手接過令脾,領兵率先出發。
”蔣存良將軍聽令,命你帶兩千人馬,為第二梯隊趕到平陰城南五里地以外埋伏,截住東平方向增援的宋軍,不得有誤。其餘人馬隨本將軍隨後進發,然後直搗東平。”
蔣存良接令而去。
但說李成手下先鋒官白勇,一路急行軍,準時趕到平陰縣,一聲炮響,三面圍攻。首先由弓箭手開路,然後在小城三面豎起密密麻麻的雲梯。
爬上去的偽兵像螞蟻上樹一樣掛滿了城牆,突然被灰瓶炮矢,滾木擂石如下雨一樣砸下來,當時就聽得鬼哭狼嚎之聲四起,這批剛砸下去,又上來一批。
有的偽齊兵瘋狂地爬上城頭,就被守城士兵手起刀落,砍死砍傷,滾下雲梯。也有各別衝上城頭的部分軍兵和城裡的守軍展開肉搏戰,場面十分慘烈。
羅知縣以及縣尉、都頭帶著守城的軍兵,各自負責一面城牆,早已分工明確,梁春則作為總督,救火隊長,哪裡危險就衝到哪裡,戰鬥緊張激烈。拉鋸戰一直持續到天黑,仍然十分激烈。
但說東平府方面早已探知,李成帶領五千人馬向平陰殺來。但這先鋒白勇不但來得特別快,而且痛下殺手,有點出乎意料之外。
徐朗也在同一天的早上往平陰方向派出增援部隊。頜頭的正是訓練有素的騎有素,在梁勇帶領下,一路上快馬加鞭,眼見平陰在望。卻見一隊人馬迎面而來,細一看正是偽軍旗號。
兩軍相遇,正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宋營騎兵人數雖少,卻有著騎兵的速度優勢。蔣存良看很清楚,急調長槍手,弓箭手組成人牆,然後命令前軍迅速後撤,以此為屏障遠則放箭,近使長槍,使騎兵不敢近前。
雙方僵持不下,足有半個多時辰未能前進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