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嘆了口氣,開始反將軍。
果然,老黃的臉變得有些不自然。
基帶是他的痛!
實際上,當下研發應用處理晶片不是最難的,對英偉達來說沒壓力。
真正難的是基帶研發,這太難了!
因為基帶研發不只是技術難度,還有專利壁壘!
像是蘋果,自研的A系列應用處理器那麼優秀,可是研發的基帶晶片,連續多年,都沒有成果。
只能外掛英特爾基帶。
但英特爾基帶太拉胯,發熱嚴重,訊號差。
逼得蘋果2017年不得不向高通低頭,一次性補繳了500億元的專利費,每年還要支付150億元的專利費,才能繼續採購外掛高通基帶!
哪怕後來蘋果花10億美元收購了英特爾的基帶部門,研發5G基帶,依舊連續失敗……
只能繼續交高通稅,砸錢外掛高通基帶。
同樣,德州儀器這個原本的移動晶片霸主,2012年全面放棄移動晶片業務,也是因為搞不定基帶,競爭不過高通!
還有幾年後,英偉達放棄移動晶片業務,同樣是基帶不成熟。
不過英偉達只是放棄了手機晶片業務,原有的移動晶片部門依舊保留,轉而研發平板處理器和車機處理器去了!
畢竟平板散熱好,不需要基帶,正適合他的核彈處理器。
而車機同樣散熱好,也不需要基帶,未來市場前景巨大。
英偉達一想,基帶那麼難做,還得給高通交專利費,那我還死磕手機晶片幹嘛?還不如專注平板和車機……
可以說,高通這個小弟,能幹翻德州儀器這個大佬,和英偉達這個大哥,靠的不是應用處理器,而是基帶和專利!
而華為海思能活下來的原因,也不是處理器多麼先進,畢竟K3V2實在拉胯,而是華為專利多,自研的巴龍基帶足夠優秀!
高通800整合了高通基帶,海思麒麟910也整合了華為的巴龍基帶。
可其他處理器廠商就傻眼了,搞不定基帶,沒有基帶可以整合。
手機廠商買了德州儀器、英偉達的處理器,還得額外買高通基帶,進行外掛。
那為什麼不直接買整合基帶的高通處理器?
畢竟外掛基帶,都得除錯,難度大,發熱高,訊號也不如整合的基帶好。
二來,高通基帶非常貴,比處理器都貴。
而直接買高通基帶,直接送處理器,價效比更高。
於是,德州儀器,英偉達,英特爾的移動晶片,都破產了……
高通成了絕對霸主。
不過他們破產,王逸的機會就來了!
德州儀器的處理器研發團隊,比高通都厲害。
明年9月份德州儀器全面放棄移動晶片業務,怕是今年就有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