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當初除掉流雲幫後,元召在宣室閣對“十策”時,提出的其中一條建議。所謂“天下豪傑兼併之,亂眾民,橫行不法。為今之計,皆可徙茂陵,內實京師,外銷奸滑。此為弱枝強幹,不誅而害除也!”
如果說這第一條辦法,皇帝採用實行後,還算是比較溫和的話,那麼第二種聖意獨裁的手段,就鐵血無情了。
皇帝給廷尉府很大的權力,允許他們在加強對地方豪強的控制這些事情上,可以採用一些必要的手段。簡而言之,就是任用酷吏誅殺豪強,手段殘酷,絕不容情。
經過這一次次的清洗,那些遊俠豪強輩,已經很少見他們在市井間出沒了。皇帝劉徹曾經很為此自得,以為在他的治理下,絕對不可能再出現有朝中大臣被刺客暗殺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然而,現實給了他一個耳光。有不明身份的劍客,就出現在了大漢未央宮中,而且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每當回想起那白衣男子在頭頂的冷笑,皇帝的怒火就格外的升騰。因為,他從中聽出了輕蔑和挑釁的意味。
當各處都一無所獲的訊息報上來時,他把這些廢話連篇的奏章扔了一地,戰戰兢兢的幾位相關大臣,低著頭不敢看他的臉,免得惹火上身。
當晚值守的羽林軍副將和幾個侍衛頭領,已經被就地免職,下廷尉府待罪。雖然他們也是很無辜,但職責所在,守衛不利,只能自怨倒黴了。
廷尉杜周在下面暗自揣摩著皇帝話中的意思,想從中發現些什麼,也好讓廷尉府在這次的事件中立功。他本來就是以善於揣摩上意而起家的,察言觀色趨於應和,是他的長處。
在長安城中接連的大搜捕中,杜周主動請纓,配合巡武衛和長安府衙的行動,已經抓了許多有疑點的人,這些人都被他的手下強行帶回了廷尉府。嚴刑拷打逼問,試圖從中發現什麼有用的線索。
杜周是個有名的酷吏,他信奉的法,就是“三木之下,無可不求!”凡是落到他手裡的人,想問什麼沒有問不出來的。雖然這次事關重大,他不敢隨便屈打成招,弄虛作假。但杜周相信,只要按照他的辦法來,總會查到真相的。
一個大活人,不管怎麼說,終歸是來有蹤去有影的,只要找到了一點蛛絲馬跡,順藤摸瓜,手到擒來。除非那個白衣人真的是神仙或者妖怪!可是,這個世間真的有神怪?杜周雖然不會去抬頭看皇帝,卻也暗地裡撇了撇嘴,心裡一萬個不相信。
皇帝發了一通火,餘怒未消,他正要再下一道命令,派李敢拿著虎符,去北軍大營調五千精兵來,把長安城再給朕翻一遍!
內寵韓嫣從一邊走了過來,伏在他的耳邊輕聲說了幾句。皇帝的臉色一變,他有些不相信似的轉頭看了韓嫣一眼,見自己的這位心腹臉色鄭重的點頭,他的眼中有厲芒一閃而過,不耐煩地衝下面揮了揮手,眾人如蒙大赦,連忙退出殿去。
“此人現在何處?速把他帶進來!”
韓嫣連忙跟著出去,親自去領那報信之人前來。皇帝來回走了幾步,感到心中一陣煩悶,剛才的訊息給他很大的震動,他不相信這是真的,一定要親自問個明白。
“陛下,小的段禮參見陛下!”
他停下腳步,回過頭來時,看到一個宮中太監模樣的人,正拜伏在地上,小心翼翼的行禮。
“說吧!把你知道的都說出來,不必隱瞞,朕在這兒聽著呢。”
大殿之中空蕩蕩的,只有在旁邊伺候的韓嫣和下面的太監,皇帝劉徹聽到自己的話音在殿中迴響,冰冷而無情。驀然不知何故,感覺心中有些絞痛起來。
“陛下,小的是椒房殿皇后娘娘那邊的副總管。這會兒之所以冒了殺身之禍來告之陛下,是因為這幾日宮中為了刺客的事紛亂不休,而小的雖然身份低微,卻素來對陛下忠誠不二。因此,這才找了個機會出來,把我知道的事情,來告知陛下知道……。”
未央宮沒有風起,卻很冷冽。外面天色陰沉,開始飄起了零星的雪花,長安城,今年的初雪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