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你要做的事情,是最重要的環節!”
嗯?
最重要的環節?
一個發動機的研究通常都要經過立項,圖紙,材料、生產、樣品、風洞測試、成品試飛幾個環節。
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其實是圖紙,畢竟如果沒有圖紙的話,那麼一切就等於零。
甚至很多專案在立項之前,就已經把圖紙問題給解決了,否則連生產什麼都不知道,那還有什麼意義?
除了圖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材料。
畢竟發動機的原理是全世界共同的,但是不同材料的承載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只有承載能力越強的材料,才越是能夠製作出更高標準的發動機。
現在圖紙問題已經被林默解決好,立項更不要說,那麼剩下最關鍵的就必然是材料的生產跟設計。
可是現在林默卻說有比材料更重要的事情,這三位院士都是滿臉的疑惑。
胡廠長立刻興奮了起來,嚴肅認真的保證道,“就該把最困難的工作交給我,我這輩子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攻堅作戰。”
“林默同志,你就直說需要我做什麼,我保證完成任務!”
幾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林默的身上。
林默也沒有賣關子,直截了當的說道,“我們設計的是殲-10鴨翼式戰鬥機的向量發動機,那就肯定需要跟殲擊機進行適配,我們只有兩個月的時間,所以肯定沒有時間等向量發動機完全生產好之後,再進行組裝。”
“所以我的想法是先行找三架殲擊機進行改造,直接把他們改造成需要向量發動機需要的樣子,到時候我們再把發動機給裝上去。”
“你們覺得合理嗎?”
這.
大家倒是也知道向量發動機跟殲擊機的適配非常重要,但是這中間有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那就是他們怎麼確定向量發動機的精準大小?
雖然圖紙上面有標註過大概的範圍,但是殲擊機的每一個結構都必須非常精準,沒有多餘的容量進行重新設計,到時候萬一向量發動機的大小有問題,直接有可能導致三架殲擊機的報廢。
殲擊機的價格雖高,但是如果真的是研發需要,報廢個幾架其實也不是特別大的問題。
可問題的關鍵是如果進行沒有必要的浪費,那就太讓人心疼了。
畢竟三架殲-10鴨翼式殲擊機的價格加起來,也要將近七八十個億了。
李院士提醒道,“林默同志,您看要不要等模型做出來之後,再進行殲-10鴨翼式殲擊機的改造?”
其餘三人點了點頭,也是同樣的想法。
就連最急著參與到向量發動機研究的胡廠長,都覺得自己完全可以等一等,沒有必要冒險去做這樣的事情。
國家的錢也不是白來的,輕易不能浪費。
“你們想錯了。”
林默知道他們的想法,解釋道,“你們之前可能光知道向量發動機的存在,但是很多領域你們並不是特別清楚。”
“向量發動機的安裝會改變殲擊機的結構,這中間需要很多地方進行加強,尤其是在進行垂直升降的時候,就特別需要機腹的加固。”
“我原本的計劃是給殲-20殲擊機進行升級,但是上面不同意也沒有辦法,所以殲-10鴨翼式殲擊機的改造也是個大工程,必須現在就開始做起來。”
“要不然等向量發動機做出來,再進行殲擊機的調整,那就真的來不及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