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是曹操後期所作,因為袁術現在還沒有稱帝,曹操對袁紹還處於依從的地位,就算知道袁紹私自刻了玉璽,曹操只怕也不敢說出來。
別忘了,曹操的東郡太守,還是袁紹給封的。
摸著沉甸甸的玉璽,袁紹思緒萬分,那深埋在心底的野心,再一次變的蠢蠢欲動。
跟袁術不同,袁紹的野心,從來不會表現在臉上。
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在朝著那個看似遙不可及的皇帝夢——一步步走近。
世人都知道,董卓進京,是何進引來的,亂天下者,何進也!
可只有袁紹自己最清楚,何進的死,是他一手策劃的,董卓進京,也是袁紹給何進獻的主意。
當時,何進是大將軍,權傾朝野,擁兵自重,連靈帝都對他非常忌憚,為了制衡何進,靈帝在西園,成立了八校尉,曹操、袁紹、淳于瓊等人紛紛登上了歷史舞臺。
靈帝自封為“無上將軍’。
言外之意,無上將軍比何進的大將軍更有威懾力,這個天下,是劉家的,不是你何進的。
只可惜,靈帝才34歲,正當壯年,就死了。
靈帝本來想立劉協為帝,只可惜“議未定,而帝崩!”
死之前,靈帝曾和蹇碩商議,想立劉協為太子,蹇碩回答的很乾脆“要立劉協,就必須先除掉何進!”
可惜,走漏了訊息,靈帝被何進派人提前毒死,靈帝的死,沒有人知道真相,但袁紹平日裡一直跟何進走的很近,他早就懷疑是何進搞的鬼。
只不過,靈帝已經死了,再殺何進,擁護劉協登基,困難重重,袁紹才沒有那麼傻。
靈帝死後,蹇碩想殺何進,擁護劉協,但是他根本就不是何進的對手,袁紹在何進面前大義凌然的說“要盡誅閹宦!”
他和何進想的一樣,所以斬殺蹇碩的任務,何進不假思索的交給了袁紹,可是袁紹帶人衝進宮中,卻只殺了蹇碩一人,其他的太監,他都故意放過了。
張讓等人全都嚇壞了,為了活命,主動找到何後哭訴,何後找來何進替張讓等人求情,何進礙於妹妹的情面,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但何進依舊不甘心,因為,他不想重複竇武等人的教訓,當年竇武就是一時心軟,被宦官殺害了。
宦官和外戚,水火不兩立,何進擔心,若是就此放過了宦官,遲早是個禍患。
袁紹先故意放過張讓等人,又跑到何進這邊唆使他下定決心,要把宦官斬盡殺絕,否則後患無窮。
袁紹這麼做,目的就是要讓張讓等人和何進互相撕咬,他們斗的越狠,袁紹才能從中漁利。
何後態度堅決,見何進漸漸弱了氣勢,袁紹心中不滿,對何進獻策說“既然大將軍不方便對張讓等下手,那就傳旨召各方諸侯帶兵逼宮,到時候太后迫於壓力,必然會下令殺掉宦官”
何進當即點頭“此計甚妙!”
可惜,何進卻不知道,自己早就落入了袁紹設下的圈套。
何進招董卓進京,這是袁紹的主意,當時袁紹把董卓看成了‘自己人’,董卓未發跡之前,曾受過袁隗的提拔,雖然袁紹和何進手裡都有兵馬,但誰也不想做惡人,只好把這個機會送給了董卓。
接著,袁紹放出風來,張讓等人被逼的沒有退路,不得不鋌而走險,把何進誑進宮中,亂刀砍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