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眼前趙佶定了調子,蔡京頓時方才感覺心安。
他就不信,一個小小的村莊保正凝聚了一樁山野草寇,不過是一幫烏合之眾而已,只要朝廷天兵一到,定會頃刻之間化為齏粉。
“萬歲”。
此時,高俅再度躬身,對著眼前的趙佶微笑著說道:“既要出兵,微臣舉薦一人,此人名為呼延灼,乃是我朝開國名將鐵鞭王呼延贊嫡派子孫。此人現為汝寧郡都統制,武藝高強,殺伐驍勇,有萬夫不當之勇。因為善使用兩條水磨八稜鋼鞭,故人稱“雙鞭”呼延灼。若派遣此人前去,梁山賊寇定可剿滅無虞”。
先前就被這童貫給搶了先機,此時高俅卻是搶到了這個機會。只要這一次自己為這呼延灼爭取到了這個立功的機會,還愁他不對自己感恩戴德?
“呼延灼?”
趙佶自然對這雙鞭呼延灼的名字絲毫不感興趣,只是聽到高俅說道此人居然是那開國名將呼延讚的子孫,趙佶方才說道:“既然有著此等人物,不妨便教此人前來面見一番!”
“微臣遵命!”。
高俅聞言,頓時一喜,當即應聲而退。甚至,高俅在退回原位的時候,還用眼角的餘光有些得意地掃視了一下身旁的童貫。
此番他不僅將一份順手的人情送給了蔡京,更是為這呼延灼拉倒了一個絕佳的立功機會,可謂是一舉兩得。
而此時的童貫見狀,面色微微不悅,但也只得退回行列之中。先前他見得高俅舉薦了呼延灼,本想也提出自己的人選,但念在一者這呼延灼有著呼延贊嫡系子孫這一塊招牌,便有著不小的說服力,而且呼延灼此人也端的是一個厲害的角色;二者念在此時徽宗必定不悅他再度與高俅相爭,繼而起疑,反為不美,當即只得作罷。
“好了,退朝!”
見得左右再無他事,趙佶當即起身離去。
“老臣多謝陛下天恩!”
蔡京見狀,急忙叩謝說道:“恭送陛下!”
……
“汝寧郡都統制?雙鞭呼延灼?”
宋江聽得蔡京的訊息,不由陷入了沉吟。這呼延灼的名字,對他宋江來說,倒是極為陌生。不過依著蔡京所說,此人乃是那當朝開國名將呼延灼的嫡系子孫,有著萬夫不當之勇,恐怕應該也並非虛言。
“此乃高太尉舉薦之人,想必不會有差錯!”
雖然不知道眼前的送檢為何會露出些猶疑之色,但是蔡京還是耐著性子說道。
若是換做以前,似這等沒名沒分的,哪有資格在他蔡太師面前說話,但是如今,為了給自己的兒子蔡九報仇,蔡京卻是不得不放棄計較這些了。更何況,他也看得出,這宋江似乎是一心一意想著為蔡九報仇的。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至少,蔡九眼光還不錯,找了這個下屬,算得上是為主盡忠。
宋江聞言,當即有些沉吟地說道:“太師說得是,既是高太尉所舉薦,又是呼延贊嫡系子孫,定然不會有差錯!只是……”
“只是什麼?”
蔡京有著奇怪地看著眼前的宋江那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不由問道。
“稟太師,呼延灼勇猛則是不必多說,用兵也是行家裡手,只是依著小人看來,他此去卻是有著一個劣勢!”
“哦?”
蔡京聞言,更是有些詫異地說道:“什麼劣勢,你且說來聽聽!”
“太師容稟,那梁山賊寇本身聚齊了一眾殺人放火的逃犯,看似乃是一群烏合之眾,只要天兵到時,定然無堅不摧,頃刻之間教那梁山灰飛煙滅!”
“但是,這梁山泊先前能夠攻破青州府衙,就算這其中有著秦明裡應外合之故,但是仔細想來,那秦明乃是朝廷青州兵馬總管,如何肯自甘下流,與那梁山賊寇同流合汙?”
聞言,蔡京一怔,這事情他倒是真沒有考慮過,也不會考慮。他怎麼會去理會那些瑣事。此時被宋江說來,他倒是也覺得蹊蹺,一時之間,難以想得明白其中的原委。
“太師不知,那秦明雖是青州兵馬總管,但也算是半個江湖之人,他綽號霹靂火。梁山賊寇,幾乎都是江湖之人,這些人最是會利用那些所謂的江湖名望,江湖義氣捆綁別人,小人估計忙著秦明定是被對方半推半就,甚至是被對方捉到了什麼把柄!”
“你說得倒也不無可能”,蔡京沉吟說道:“只是這些與那呼延灼征討梁山又有什麼關聯?”
“太師不知,這梁山賊寇,卻是詭計多端,慣會用此招。除卻那賊首晁蓋之外,在那梁山之上,卻還有一人,居梁山軍師之位,名喚智多星吳用!此人奸詐異常,詭計多端,梁山大部分的行動都是此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