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勝更加奇怪,“這種事,你不用和我說的吧?”和人合作談生意,這不是他的事啊!
“他胃口有點大,和其合作並不符合我們的利益。但石銅是荊州刺史石崇的人,我們卻必須小心應對啊!”鄭汶有些憂慮。
鄭汶認為直接拒絕荊州刺史的人不妥當,便來找鄭勝商量辦法。
“刺史石崇啊。”鄭勝覺得這個名字很熟悉,但他想不起來自己在哪裡聽的這名字,他又做了什麼讓他有印象的事,“既然如此,直接回絕就是。我們在順陽,就算對方是是荊州刺史,我們也不需要怕!”
鄭汶仍然有些擔憂地離開了。
從十月底到十一月下旬,歷時將近一個月,鄭勝想要疏通的兩條河和那條斜向的主渠已經完工了。
他本打算一鼓作氣再疏通了明泉溪匯流了北溪之後的下游河面,但一場突然降臨的大雪,將計劃完全打亂。
修渠暫時收場。隨即,王眾遣散了傭工。正好距離元日也只有一月時間了,鄭勝打算過了元日後,在春耕到來前的那一段時間,再次開工。
王眾不停地向鄭勝發牢騷,“世子,再次開工的錢從哪裡來呢?我們現在已經是入不敷出了!”
“六百萬錢不是隻花了一半多點嗎?”鄭勝道,“而明泉溪下游河段不過十餘里長,明泉溪連線北債水的河渠也不過五六里,工程量只有現在已完成的一半。錢夠用的,管家,您安心吧!”
王眾想了想,“世子,年後的工程只有這些吧?再修下去,我們明年可真是一窮二白了!”
鄭勝點點頭,他看向了地圖,“南、北債水,這個冬天是修不了了,時間緊張。正好明年春夏看看我們治理的成效,如果明泉溪不再氾濫,下個冬天我們繼續修!”
王眾苦笑著搖頭,“世子,除了這件事。還有一件事:債南聚、五田聚、宋莊還有胡氏聚這些村子的里正、三老都找我問話了。”
鄭勝皺皺眉頭,“他們想做什麼?”
“明泉修了渠,他們想去那邊開地耕田。世子,是否應允他們呢?”
鄭勝一愣,“這是好事啊。不過,宋莊、五田聚就在明泉溪附近,債南聚在十餘里外的債水,而胡氏聚可是在更遠的地方,難道他們打算每天跑這麼遠的路種田?”
這些村莊其實都位於債水流域,繞開北溪、南債水這塊地方,散落居住。宋莊在北溪中游的北側,五田聚在明泉溪下游的東側。這兩個村的人確實挺近,想來開墾明泉溪之地,實屬正常。但債南聚、胡氏聚的人是不是昏了頭?
“世子,其實債南聚、胡氏聚的人想問的是,我們要不要修南、北債水。”王眾心裡嘆了口氣,把他從和他們的對話裡聽出的東西表明出來。
鄭勝點點頭,笑了:“當然修!你可以明確告訴他們。你看,修渠是不是民心所向?只要做了這件事,這方圓幾十裡的人都會信服我們了!”
王眾點點頭,贊同他的這一觀點,“另外蛇盤、龍尾、西泉、雙溪各村,有不少村民請求遷來明泉溪居住。”
鄭勝想了想,“有多少人?”
“來修渠的男丁幾乎都表達了此意。大約會有將近百戶。”
鄭勝點點頭,“沒問題。讓他們回去後,把不曾來修渠的人也帶出來吧!這幾個村子,都比較窮困啊。”
他現在已經把“領地”所有的村落了解透徹,菊水聚、五田聚、債南聚、宋莊、胡氏聚的人,絕大多數以種田為生。而這幾個村子就有四百多戶人。
比如,人數最多的五田聚,是由五家姓田的人慢慢發展起來的,有上百戶的人口。但是,不說別的,鄭老爹的封邑,李家村、臨丹聚這兩個村子都有百多戶人,丹水北的辛莊是個更大些的村子,有兩百餘戶人。
所以,領地的人少!
住在山裡的那幾個小村子的人更少!他們中大多是以打獵為生,但現在他們有了出山的念頭。
鄭勝當然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