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僕言之有理!”
掌管大秦租稅穀物的賈泰初,頃刻間恍然大悟,看著案臺上擺放的紙張,精鹽,茶葉,似看到金燦燦的黃金從各國流入大秦府庫內,堆積成山。
神采飛揚的抱拳道:“王上,微臣建議,儘快安排商人大規模製作,儘早為大秦帶來收入。”
“愛卿所言不錯,這的確是生財之道,造紙需耗費植物秸稈,製鹽所需的鹽礦,此兩者大秦皆能自足。”季玄陵點了點頭,面色嚴肅的說:然炒茶所需的新茶葉,尚需自南方大康或東方大乾購買,若兩國拒絕出售,甚至要前往更遠的南方購買。
此三者欲帶來收益,大秦急需廣種茶樹。”
季玄陵欲把利益最大化,從茶葉,礦業,到炒茶,製鹽,造紙,這些工藝需全在大秦國境內完成。
不光要給國庫帶來收益,還要增加百姓收益。
國富,不忘民強。
群臣聞聲,紛紛讚賞季玄陵的提議。
不過,群臣也有自己的顧慮,御使大夫褚良驥憂心匆匆的說:“王上,大秦地處西陲,除南方的丘水郡,延平郡氣候溼潤,適合種植茶樹外,其他郡縣並不適合種植茶樹。
何況,兩郡時常遭遇大康北方駐軍興兵侵犯,今又隔三差五遭遇袁賜侵略,時局不穩,不適合發展農桑。”
啪一聲。
季玄陵闊掌拍在案臺,厲聲道:“那是從前。”
“今本王主政,若袁賜再敢興兵來犯,大秦必派重兵迎擊。”
“末將附議!”殷鴻道,支援季玄陵軍事上強硬的態度。
其他幾名文臣,倒沒有多言,袁賜尚未派軍侵犯,當務之急仍然鼓勵農桑,鼓勵商業,壯大經濟。
太僕茅鴻山思量少時,建議道:“王上,大秦炒出新茶,煉出精鹽,製造新紙,該儘快把技術傳授給匠人,造成貨物,爭取儘早流通,帶來實際收入。”
“太僕,通商之事不簡單,大秦沒有巨賈,更沒有流通天下的商會,欲賺取錢糧,需藉助大乾,大康走南闖北的商人。”賈泰初提醒,旋即,提出自己的策略:“王上,微臣建議,召集咸陽城內大乾,大康的巨賈,與之商議。”
“妥!”季玄陵道。
群臣退去,賈泰初,茅鴻山親自出王宮,前往咸陽城內各家商鋪,邀請商會老闆前來王宮。
.......
賈府。
賈泰初宴請邀約而來的商人。
季玄陵換了裝扮,以商人身份參與宴會。
此時,三名商人聞著淡淡的茶香,看著茶碗內清如玉石的茶水,一個個如喪考妣,神色非常難看。
自官家沏好茶水,端來新鹽,擺上新紙,三人瞬間呆若木雞,驚懼之色表現的淋漓盡致。
他們要麼來自大乾,要麼來自大康,分別經營著茶膏,紙張,鹽巴,背後的商會遍佈諸侯列國,也算見多識廣之人。
怎奈賈泰初端出來的東西,仍給他們造成不小的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