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
艾華斯有所觸動:“主動拔卻爪牙,從而點燃文明之火嗎……”
並非是接受了束縛,而是主動捨棄了力量。
選擇了和平,而非是霸權。
那也並非是軟弱,或是投降……而是無與倫比的自信。是一旦情況有變,也隨之能夠再度醒來的自信。因為奉獻之國,自誕生之初便是“文明”的核心。
那一瞬間,艾華斯感覺自己心底似乎有潮汐在湧動——他耳邊聽到了海浪的聲音。
彷彿有一條閃耀著無數光輝的河流在心中湧現,浮現於身前。
那透明的、宛如琉璃般閃耀著金光的河流之中,盡是眾生願力。無數閃耀著金光的符文逆流而起,伴隨著低聲誦唸與熠熠光輝盤旋上升。
而在那河流的上空,如海市蜃樓般浮現出文明的偉業——巨大的建築、堅固的城堡、農田中耕種的農夫、轟鳴的機器……
似乎只要艾華斯願意,就可以踏步上前、沉溺其中。
“……艾華斯,”伊莎貝爾突然在艾華斯身邊輕聲說道,“我倒是覺得……你沒有必要走上這條路。
“你不是精靈,人類並非是奉獻之子。而是愛與超越的後代……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如何才能愛這個世界?你也沒有必要為了他人奉獻自身……你先要照顧好你自己。”
不知為何,伊莎貝爾剛剛突然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恐懼感。
就彷彿自己如果這時沒有拉住艾華斯的話,就再也看不到他了。
她曾經有過類似的感覺……那是在自己的父親不告而別的那一天。
“啊……我知道。”
艾華斯從思索中清醒了過來,那條河的幻覺也隨之消散。
他微微點頭:“別擔心,伊莎貝爾……如果放在半年前,或許我會被精靈這種燃身之決意所震撼。但如今的我已經不會迷茫了。
“我並不會走上純粹奉獻之路。儘管司燭給予了我這對鹿角……但如果只是走上他人走過的路,就無法開闢未來的可能性。
“我所要考慮的並非是‘文明’、而是‘希望’。在它面前,我將始終保持謙卑……並且,始終自信昂揚。唯有相信奇蹟的誕生,相信可能性的存在,才有打破命運的可能。”
說到這裡,艾華斯看向了海巴夏,說出了那個秘密——那個在許多人那裡並不是秘密的秘密。
“唯有藉助兩種源河的力量,成就奇蹟之十一……才有可能突破聖數之十,虛無的牢籠。
“那是連柱神也能磨損的絕境之力——之所以我們沒有感覺,是因為恆我與琥珀代替我們承受了這份苦難。”
……這樣嗎。
見證這一切的海巴夏,以及夏洛克……他們這些智慧道途的超凡者,在此刻都已經完全明悟:艾華斯的言下之意,就是放棄了自己在奉獻道途的可能。
艾華斯身為司燭之子,只要他願意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成為奉獻道途的天司。甚至就連繼承司燭大位,成就柱神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艾華斯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種可能。
並非是不知真相、不懂珍惜。
在海巴夏給了他機會與啟示、並且完全講述了教國當年的思路與選擇的情況下,他仍然還是拒絕了與文明之源河同調思維的機會。
若是放在別人身上,海巴夏只會覺得愚不可及——縱使與源河同調會損失許多可能性,但唯有當下的一切才是真實的、未來只不過是觸不可及的虛妄。
可如果是艾華斯的話……海巴夏就願意相信他的可能性。相信他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畢竟是他救下了自己的女兒,達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偉業……
恍惚間,海巴夏想起了恆我在成為了月天使之後、在完全捨棄一切成為恆我之前,曾對自己……對恆我昔日的朋友們說過的一句話:
“——首之柱業已淪落深淵,註定毫無希望。
“一如昔年舊景,日隕而萬獸生。
“世人皆說魔獸肆虐、氾濫成災,誰能知曉這也是創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