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西城內。
在太原郭氏的府邸中,郭老跪坐在正堂上,下方兩旁,姜寶誼、溫大有、張平高、裴寂、劉文靜、武士彠等人,全都跪坐在木桌後。
王氏、唐氏、狄氏、孫氏、張氏……一個個太原氏族都派族中代表之人,來到此處,跪坐在正堂內。
在下方最後面的,則是太原郭氏的子弟:郭啟彥、郭啟靖,郭紹宗,郭齊宗,郭依宗、郭敬宗……
“今日賊寇大軍已經攻打晉陽東城,也不知曉晉陽東城,能守住幾日!”
“我最擔心的是,若是東城那伏姓校尉,獻城投敵……”
“是啊!此前東西兩城內,諸多官員、將領、氏族,皆有嘲笑之言,昔日其校尉之身尚不敢怒,如今賊寇大軍帶來,難免有報復之心啊……”
正堂內,一個個有頭有臉的氏族之人,一邊等待著訊息,一邊竊竊私語。
溫大有身為騎尉,在諸多主燈的光亮中,跪坐在木桌後,看著上面的郭老,又看著正堂下方的那些氏族之人,聽著四周言論,神情有些無奈。
當初嘲笑伏子厚的太原氏族中,除去那些年輕子弟,這些年長的氏族男子也沒少議論,甚至比起那些官員、將領、氏族子弟,這些年長的氏族男子,才是最看不起伏子厚的人。
其他年輕子弟,基本都與那些晉陽官員、將領一樣,都是因為伏子厚的舉動而嘲笑。
反觀如今跪坐在正堂內,這些一個個太原氏族的中年男子,他們得知伏子厚出身寒微後,他們才是真正打心眼裡瞧不起伏子厚。
昔日,身為太原溫氏之人,溫大有私下也不是沒有見這些氏族男子,想要為伏子厚引薦,可正是由於伏子厚的出身,這些氏族男子無一例外,全都找理由推託婉拒,根本沒把伏子厚放在心上。
這也是為何伏子厚來到晉陽不少時日,卻一直都沒見過晉陽的氏族之人。
如今看到敵寇率領十餘萬大軍包圍晉陽,這些人全都害怕伏子厚獻城投靠敵人,從而幫助賊寇,想要報復他們。
溫大有終於能體會到兄長的那些話,一個個世家名門,甚至是一個個郡望,全都自詡百年積累,族人遍及天下,可若真細數一番下來,最後只會發現,只能在這些人中看到傲慢,都找不出多少有真本事的人。
燭光下。
聽著四周那些氏族之人的擔心,溫大有沉默不言。
此時溫大有也在心裡問自己。
伏子厚會不會降?
溫大有無法推測出最後的結果,畢竟與伏子厚接觸的時間並不久,而伏子厚還如此年輕,在死亡面前,誰又能說得準呢。
在溫大有心中,一開始是不希望伏子厚投降,不提昔日被晉陽官員、將領、氏族嘲笑是鼠尉,若是投降無疑徹底坐實昔日嘲笑之言,就是站在李老女婿的身份上,溫大有也不希望伏子厚投降,畢竟伏子厚以奮武尉的身份降賊,勢必會讓隋朝的顏面蕩然無存,李老昔日政敵不會放過這一點,定會大肆在皇帝楊廣面前羞辱李老。
可在今日,當溫大有站在城道上,目光遙望汾河對岸的晉陽東城,聽著賊寇大軍那清晰的攻城鼓聲。
溫大有突然改變心中想法,希望伏子厚能選擇棄城投降。
溫大有清楚,較比西城的地勢,東城一旦沒有護城河,根本無險可守,城外賊寇兵馬足足超過十萬,賊眾裝備精良,還擁有諸多攻城器械,守城無疑是死路一條。
伏子厚還如此年輕,選擇投降保命,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更讓溫大有內心複雜的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方才被晉陽官員、將領、氏族子弟嘲笑,伏子厚就算選擇戰死,也無法改變什麼,嘲諷伏子厚沒本事的人依舊還會有,抱怨伏子厚不能堅守城池久一些的人,更是大有人在。
在如此種種之下,面對賊寇領兵十餘萬攻城,伏子厚若因選擇死守晉陽東城,最終丟掉性命,未免有些不值得。
“人回來了!”
“回來了!”
思索之際,四周的聲音讓溫大有回過神,得知去城外交換訊息的人回來,溫大有面色立即緊張起來。
因為晉陽西城內,有姜寶誼、裴寂、劉文靜、張平高等人,溫大有想要謀劃出兵救伏子厚回西城一事,一直都被阻攔,這也讓溫大有一直愧疚著。
如今溫大有十分在意東城那邊的情況。
生怕聽到伏子厚戰死的訊息!
“如何?”